肝腎綜合征是嚴重肝病患者后期出現的功能性腎衰竭,其臨床特點主要體現在腎功能損傷及一系列相關癥狀。具體癥狀包括少尿或無尿、黃疸、脾功能亢進、內分泌失調以及全身癥狀。
患者常表現為少尿或無尿,這是腎功能受損的明顯標志。
黃疸的出現,往往伴隨著皮膚黏膜的出血和蜘蛛痣,是肝功能衰竭的外部表現。
患者可能出現外周血中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導致增生性貧血,并容易并發感染和出血。
男性患者可能出現性欲減退、睪丸萎縮等癥狀,而女性則可能月經不調或閉經。
患者整體狀況不佳,常有乏力、體重下降、低熱等,皮膚可能出現干枯或水腫,并伴隨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
在治療肝腎綜合征時,常用藥物包括抗高血壓藥如ACEI類(如依那普利),利尿劑(如呋塞米),以及白蛋白等。這些藥物分別用于控制血壓、排除多余水分、增加有效循環血容量,從而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此外,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肝腎綜合征是肝硬化等嚴重肝病的晚期并發癥,死亡率高,需綜合治療措施以及患者的積極配合,以期改善生活質量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