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球比,即血漿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是反映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當白球比偏低至1.1時,通常意味著身體可能遭遇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尤其是肝臟功能可能受損。
白球比偏低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
首先,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會損害肝臟制造白蛋白的能力,導致白球比下降。
其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也可能通過影響免疫系統而引發球蛋白水平異常,進而影響白球比。此外,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酒精性肝病同樣不容忽視,它會逐步損害肝臟功能,造成白球比失衡。
在治療方面,針對病毒性肝炎,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拉米夫定片等來控制病情;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會采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調節免疫反應;而酒精性肝病則需要戒酒并配合復方甘草酸苷片等藥物進行保肝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白球比偏低并非一定意味著肝臟疾病,也可能與其他健康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