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超過正常范圍,通常是站立、中毒和藥物損傷、腎組織受損、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腎小管發生病變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出現蛋白尿的患者,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和治療。
1、站立:
部分人群處于直立位時,會由于前突的脊柱壓迫左腎靜脈,導致局部的靜脈壓增高出現蛋白尿,臥位休息后一般即消失,多發生于瘦高體型的青少年。
2、中毒和藥物損傷:
重金屬中毒、農藥中毒、化學有機溶劑中毒、長期應用腎損害藥物等,可破壞患者的腎臟結構,使患者出現蛋白尿的現象。
3、腎組織受損:
腎組織被破壞后結構分解,胞質中的酶和蛋白質釋出,會形成組織性的蛋白尿,可見于惡性腫瘤和病毒感染的患者。
4、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
因各種原因所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會使負電荷減少或喪失,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高,較多的血漿蛋白濾過后,超出了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會導致患者出現腎小球性的蛋白尿。
5、腎小管發生病變:
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可能會導致患者腎小管對正常濾過的蛋白的重吸收出現障礙,即出現腎小管性的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