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頑固性蕁麻疹考慮是食物過敏、感染、藥物等原因引起,一般可通過加強飲食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等方式,改善出現的不適癥狀。
1、食物過敏:可能是患者本身對白蛋白等其他食物添加劑有過敏反應,食用后會使身體出現變態反應,出現蕁麻疹的癥狀,是皮膚表面出現風團以及血管性水腫的現象。在平時患者應避免直接接觸誘發物質,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蘋果、西紅柿、黃瓜等,并且也應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2、感染:可能是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人體促炎癥介質釋放,當抵抗力下降時,會誘發感染性蕁麻疹,使皮膚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的風團,并伴有腸胃不適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可在醫生建議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復方氟米松軟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3、藥物:考慮是患者在平時經常服用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比如青霉素、頭孢菌素以及解熱痙攣類的藥物,刺激到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而使患者出現蕁麻疹,導致皮膚上出現紅斑,并伴有皮膚瘙癢等癥狀,出現這種現象,患者應及時停止服用藥物,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鹽酸奧洛他定片、鹽酸氮卓斯汀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藥物改善。
除以上常見的原因外,還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原因引起,可在醫生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