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關于頸動脈斑塊的討論,但很多人對此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心存疑慮:“頸動脈有斑塊,嚴重嗎?”
頸動脈斑塊,顧名思義,是發生在頸動脈內壁的粥樣硬化病變。其嚴重性主要取決于斑塊的性質、大小及是否引起血管狹窄。若斑塊較小,未造成顯著狹窄,通常不會對腦部供血產生明顯影響,此時可視為不嚴重。然而,當斑塊增大,堵塞血管腔超過50%,甚至達到60%以上時,就可能嚴重影響腦部供血,增加腦梗死等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此外,斑塊的穩定性也是評估其風險的關鍵因素。不穩定的斑塊表面易發生糜爛、潰瘍或破裂,進而引發血栓形成,導致血管迅速閉塞,造成大面積腦梗死。此外,軟斑更易脫落,隨血液流動至較小動脈形成栓塞,如腦栓塞或肺栓塞,同樣威脅生命健康。
面對頸動脈斑塊,我們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和管理:
1、積極治療原發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是斑塊形成的重要誘因,需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這些疾病,按時服藥,控制病情。
2、改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平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血壓,減少斑塊形成的風險。
針對頸動脈斑塊,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定期復查和體檢
2、避免劇烈運動
頸動脈斑塊并非小病,其嚴重性不容忽視。出現了頸動脈斑塊的情況時,應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