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腫脹考慮是過度運動、挫傷、腱鞘炎、肌腱炎、骨折等原因所致,可以通過一般治療、應用藥物、手術等方式治療,如有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過度運動:
如果生活中運動時間過長則容易對肌腱部位造成牽拉,也會導致乳酸堆積,進而誘發肌腱輕微腫脹、酸痛感。此時應及時休息,也可以用手指指腹對局部進行順時針按摩,每次按摩3~5分鐘,每天按摩2~4次,這樣做可以加速乳酸堆積。
2、挫傷:
肌腱部位出現挫傷后,會導致肌腱組織出現損傷,也會使皮下的毛細血管破裂,進而誘發肌腱明顯腫痛、皮膚發紅或發紫。可以立刻用毛巾包裹冰袋,對局部進行冷敷,每次冷敷5~8分鐘,間隔20~30分鐘冷敷一次,以促進毛細血管收縮,緩解不適癥狀。
3、腱鞘炎:
腱鞘是近關節處的半圓形結構,一般可以起到固定肌腱的作用,如果該部位出現炎癥,炎癥蔓延至肌腱則會出現肌腱反射性腫脹、疼痛等現象。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紅藍光照射的物理方式進行治療,此方式可以加速炎癥消退,緩解臨床癥狀,在進行物理治療期間,也需要保持局部清潔。
4、肌腱炎:
是發生在肌腱部位的炎癥性反應,在炎癥的不斷刺激下,則會出現肌腱明顯腫脹、持續性疼痛。若疼痛感明顯,可以遵醫囑在餐后應用布洛芬膠囊、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吲哚美辛膠囊等藥物改善,規范用藥一般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發揮鎮痛作用。
5、骨折:
如果局部出現骨折后,會導致骨骼的結構與功能出現異常,也會損傷局部肌腱,進而誘發肌腱持續性腫脹、劇烈疼痛等現象。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石膏固定、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等方式改善,恢復期間需要多注意休息,短時間內不可以過度活動,以免延長恢復期。
肌腱腫脹的患者也需要遵醫囑定期去醫院復查,以便監測病情變化,也有利于醫生對于治療方案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