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大約4到6周,在骨折端穩定后,可以適當進行按摩。但具體時間因人而異,需結合骨折的嚴重程度、愈合情況等綜合判斷。
按摩是一種有效的中醫療法,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促進腫脹消退,對骨折后的康復具有積極作用。然而,在骨折初期,由于骨折處尚未穩定,此時進行按摩可能會導致骨折移位,影響愈合,甚至加重損傷。因此,按摩應在骨折端穩定后進行。
在進行按摩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按摩力度要適中,避免過度用力導致二次傷害。
2、按摩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手法正確,安全有效。
3、如果在按摩過程中出現疼痛加劇、腫脹加重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按摩并及時就醫。
4、除了按摩,骨折患者還可以遵醫囑口服三七傷藥片、獨一味膠囊等藥物,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5、患者在康復期間應注意營養攝入,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以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
綜上所述,骨折后的按摩治療需謹慎進行,必須在確保骨折端穩定的前提下,遵循專業醫生的指導,方能發揮其輔助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