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腮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觸摸口鼻而感染。該病癥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以腮腺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為特征。
一、飛沫傳播
病毒性腮腺炎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當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會隨飛沫排出,懸浮于空氣中。易感者吸入這些帶病毒的飛沫后,有可能被感染。
二、接觸傳播
若患者接觸口腔、鼻腔或眼部黏膜,再觸摸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門把手等,未洗手又觸碰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也可造成病毒傳播。
在治療病毒性腮腺炎時,通常遵醫囑采用以下幾種藥物:
1、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能夠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癥狀。
2、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用于緩解患者發熱和腮腺疼痛。
3、抗生素:雖然病毒性腮腺炎不是由細菌引起的,但在某些情況下,為了防止并發細菌感染,醫生也可能會開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4、免疫調節劑:如干擾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幫助抵抗病毒感染。
5、中成藥:如板藍根顆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可輔助治療。
病毒性腮腺炎的傳播途徑多樣,預防時應注重個人衛生,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及時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