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狹窄作為一種嚴重威脅患者健康與安全的腦血管疾病,部分患者為了確診病情,會去醫院采取超聲檢查,那么頸動脈狹窄超聲檢查的標準是什么?通過超聲判斷頸動脈狹窄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斑塊的厚度,如果超過1毫米,就表示中膜增厚了。一個是超聲下的流速,正常頸動脈的流速往往是在100以內,如果超過100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頸動脈狹窄超聲檢查的標準是什么
概述:
DSA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
頸動脈狹窄常見的檢查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MRA雖能清晰地顯示頸動脈及其分支的三維形態和結構,準確的顯示血栓斑塊。但當血流運行緩慢時,會使得狹窄度測量不精準,另外它對于體內含有金屬滯留物的患者則不能進行檢查。而DSA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不僅可以詳細地了解病變的部位、范圍和狹窄程度以及側支形成情況,而且還可以準確確定病變的性質。
治療:
一般患者在患上頸動脈狹窄后,會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很多人一開始并沒有太在意,直到病情漸漸嚴重了,引發腦梗塞或腦出血,被送到醫院才得知自己患病。這個時候患者才積極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實,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目前還是比較可觀的,如果是輕度狹窄,患者可服用藥物來緩解癥狀,如果是中度或重度,建議患者通過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來進行治療,讓自己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頸動脈狹窄檢查什么頸動脈狹窄的檢查,最常用的篩查的方法是血管超聲,那么這種方法又簡單、方便、然后又省錢,可以能夠使我們準確地判斷到頸動脈狹窄的斑塊,是什么樣的性質的,有沒有潰瘍,它是不是纖維帽特別薄,薄皮大餡的這種斑塊,以及斑塊的部位,狹窄的程度,都很清晰地能告訴我們。其次對一部分病人來做CT,CT可以看到頸動脈狹窄,到底到什么程度,它有沒有明顯的鈣化,以及解剖位置在什么位置,對術前的判斷是非常非常有價值的。其次還有一些病人,去給病人做核磁,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懷疑有斑塊內出血的這種斑塊,我們通過核磁,既能夠判斷它的解剖位置,狹窄程度,同時對斑塊的性質,又有了全面的了解。最后有一部分病人,如果仍然不能完全肯定,他的狹窄程度,還可以考慮給病人去做血管造影,通過動態的顯像,能夠判斷狹窄的程度,以及他側支代償的情況,也就是說頸動脈的狹窄。最常見的四種檢查的方法,包括頸動脈超聲、CT、核磁,以及血管造影。01:47
-
頸動脈狹窄如何檢查它的檢查方法也是很多的。首先的檢查方法,就是通過超聲,是一個非常好的篩查方法,非常簡單,有效又經濟,就能發現頸動脈,到底有沒有狹窄,狹窄到什么程度,能給我們做出一個判斷。同時對我們斑塊的性質,也能做出一個判斷。除了這個方法之外,我們假如要給病人,做進一步的治療,常常需要給病人,進一步去做核磁或者是CT。核磁的話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個病變,到底是什么樣的斑塊,尤其是還可以分辨斑塊的性質,斑塊有沒有出血等等。CT的話,我們能夠把一個病變的形態,和斑塊有沒有嚴重的鈣化,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甚至我們還可以有一部分病人,去給他做血管造影。所以它的檢查方法,包括我們的超聲、CT、核磁,以及血管造影。01:19
-
頸動脈狹窄超聲檢查的標準是什么頸內動脈狹窄超聲檢查的標準是狹窄小于50%為輕度狹窄,狹窄在50%-70%之間為中度狹窄,狹窄程度超過70%稱為重度狹窄。頸內動脈狹窄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狹窄的原因是由于頸內動脈斑塊形成,造成管腔狹窄、腦灌注不足,嚴重者會引起腦梗死。治療上可以分為內膜剝脫和支架治療兩種。內膜剝脫是通過手術將頸內動脈剖開,將頸內動脈內斑塊剝除,再將頸內動脈縫合,達到治療的目的。支架是通過介入,在狹窄處將狹窄進行撐開放置支架,改善腦缺血。語音時長 01:17”
-
頸動脈狹窄為什么要做超聲檢查頸動脈超聲檢查是頸動脈狹窄的一個首選檢查。頸動脈超聲可以評價頸動脈或者椎動脈有沒有狹窄和閉塞,超聲可以對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以及鎖骨下動脈、椎動脈進行無創的監測,比較方便而且花費比較少,相當于一個初篩檢查。如果超聲檢查發現頸動脈狹窄率大于70%,就有手術指征,這時可以再做全腦血管造影,頸部血管造影等檢查。頸動脈超聲是診斷頸動脈血管最常見的和最安全的方法,它的優點是沒有創傷,可以在門診檢查,不需要鎮靜,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高。語音時長 01:20”
-
頸動脈狹窄超聲檢查的標準是什么病情分析:一般情況下狹窄小于50%的時候,可以看到頸動脈有斑塊以及內膜增厚,收縮期峰值流速小于125cm/s。如果是中度狹窄,狹窄處的峰值流速是125~230cm/s。如果是大于70%的狹窄,屬于重度狹窄,狹窄處峰值流出大約230cm/s。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在后續改善自身的飲食狀態,以低鹽低脂高蛋白性質的飲食為主,不要吃過多油炸類的食物,也不要吃過多腌制類的食物,共同減少頸動脈斑塊的進一步形成。
-
頸動脈狹窄為什么要做超聲檢查病情分析:頸部彩超檢查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一種常規檢查,通過彩超檢查可以發現頸動脈斑塊的存在以及頸動脈狹窄的程度。當發現頸動脈狹窄時,可以考慮進一步行血管檢查,比如頭顱cta,dsa的。意見建議:頸動脈狹窄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頭暈,輕微的狹窄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用一些降血脂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對癥支持治療。如果狹窄嚴重,保守治療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多采取內膜剝脫或者是支架植入。
-
頸動脈超聲檢查頸動脈超聲檢查主要是通過彩色多普勒,來評價頸動脈有沒有狹窄、有沒有血流異常的情況,往往是為了評價有沒有頸動脈硬化,或者是血流減慢、梗阻存在的情況,是一種無創的首選檢查方法。頸動脈超聲檢查,在臨床上是最常用的一種評價血流狀態、血流時緩時急的重要手段,通過這種檢查可以明確有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有沒有血栓形
-
下肢動脈狹窄超聲標準下肢動脈狹窄超聲標準為動脈狹窄小于50%屬于輕度狹窄,達到50%~70%屬于中度狹窄,出現大于70%的則屬于重度狹窄。引起下肢動脈狹窄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動脈硬化引起的下肢缺血,也有可能是局部出現炎癥,慢性刺激導致的,比如大動脈炎,下肢動脈狹窄通常會出現下肢發涼、麻木、無力或者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