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的發熱期可持續高熱,體溫可達39度,多為稽留熱型,并伴有頭疼,全身不適及食欲不振等一般中毒癥狀,自然病程一周左右。繼而轉為出疹期,此期全身中毒癥狀比較明顯,未經抗菌治療的病例,平均一周左右退熱,可進入恢復期,此期表現為咽部疼痛,吞咽時疼痛加劇,體檢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并覆蓋有膿性分泌物,腭部可見充血或出血性黏膜疹,頜下淋巴結腫大,疼痛。
猩紅熱的癥狀
猩紅熱的概述:
對癥用藥建議: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導致的急性呼吸系統的傳染病。治療猩紅熱首先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即針對溶血性鏈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比如常用的青霉素類抗生素,如果青霉素過敏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使用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紅霉素類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總而言之,要選擇針對溶血性鏈球菌敏感的抗生素來使用,除了針對病因治療還要對癥處理,比如病人在高燒時食欲很差,這時要靜脈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要臥床休息、避免發生心肌炎、腎小球腎炎等并發癥。
飲食注意:
猩紅熱咽喉痛,進食稀飯,少油的食物,如粥,面湯,蛋湯,牛奶,碎菜等,恢復期應逐漸過渡到高蛋白、高熱量的半流質飲食,病情好轉后可改為軟飯。高熱時多飲水,果汁及蔬菜有利于細菌毒素的排除,有合并急性腎炎,應少鹽、低蛋白、半流質飲食。用西瓜汁、生梨汁、菠蘿汁,銀花露酌情選用,用于疹后傷陰。皮膚有痘疹的患兒,飲食要細、軟爛、少纖維素,補充補充維生素B12,促進恢復。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蕁麻疹和猩紅熱有什么區別蕁麻疹和猩紅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疾病,蕁麻疹屬于過敏性的疾病,猩紅熱跟感染有關系,皮損表現是不一樣的。蕁麻疹的皮損形態,性質叫風團,就像蚊子咬的包似的,一個個的鼓起來包,可以是蒼白色的,可以是紅色的,或者是中間是蒼白色,邊緣有點紅暈。但是猩紅熱,它的皮損都是紅斑點,一般不融合,融合的比較少,尤其是像口周的皮損,還有舌頭上呈一些紅點,我們叫草莓舌,它這種區別,還是非常大的。蕁麻疹24小時之內能夠消退,消退以后不留任何的痕跡;猩紅熱需要幾天才能消退,不會24小時消退。猩紅熱多數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所以它兩個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01:23
-
腹瀉的癥狀腹瀉幾乎很多人都有過經歷,腹瀉時常會伴有排便次數明顯增多,水樣便,便中含或不含未消化的食物,并常能感受到大便緊迫感、肛門灼燒感等。腹瀉多是由于細菌、病毒、或不潔飲食、腹部受涼等原因引起,如果一天內腹瀉次數小于5次,可以通過自行服用蒙脫石散就能有效緩解,蒙脫石散是一種吸附型止瀉藥,它可以在胃腸道內形成一層保護膜,通過吸附胃腸道內細菌或毒素,有效止瀉;如果兩天內服用后仍然腹瀉,且伴有脫水,建議去醫院檢查血象和便檢,如果檢查出細菌感染時,還要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療,與蒙脫石散聯合用藥時,需要間隔2個小時,建議先服用抗生素,在服用蒙脫石散。腹瀉伴有脫水時,還要及時給予口服補液鹽,矯正身體缺水;還可以搭配益生菌粉,因為腹瀉時往往腸道菌群失調嚴重,通過外源性補充益生菌粉,可以調理腸道菌群,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效緩解因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益生菌應用低于40攝氏度的溫開水沖服,與蒙脫石散聯合用藥時,需要間隔2個小時,應先服用蒙脫石散,然后再服用益生菌。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2:15
-
猩紅熱的癥狀猩紅熱是因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一般潛伏期2-3天,典型病例起病急驟,并且會出現發熱,咽峽炎和典型的皮疹。1、發熱,一般是持續性的發熱,最高體溫可以達到39度,伴有頭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2、咽峽炎,可以表現為咽痛,吞咽疼痛,局部充血,可以發現存在膿性分泌物。3、皮疹,發熱之后第2天開始出現發疹,一般24小時之內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是在彌漫性充血的皮膚上,出現分布均勻的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褪色,伴有癢感。語音時長 01:20”
-
猩紅熱早期癥狀典型的猩紅熱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熱、咽峽炎和皮疹,一般早期的癥狀也就是出現發熱和咽峽炎。1.發熱,一般表現為持續性的發熱,體溫可以達到39度,伴有頭痛,全身不舒服,食欲下降等一般中毒癥狀。2.咽峽炎,可以表現為咽痛,吞咽疼痛,進行查體可以發現局部充血,并且可以看見膿性的分泌物。一般來說,起病之后第2天開始出現皮疹。典型的皮疹表現為彌漫性充血的皮膚上出現分布均勻的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褪色,伴有癢感。語音時長 01:11”
-
猩紅熱有什么癥狀病情分析:猩紅熱的患者在潛伏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患者在前驅期有可能會出現發燒,并伴有頭痛,全身不適,還會出現吞咽疼痛等癥狀,隨后患者會出現紅色皮疹。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甚至出現意識不清。意見建議:猩紅熱的患者應當及時的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并進行科學規范的治療,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另外,還需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
猩紅熱有什么癥狀大多驟起畏寒、發熱,重者體溫可升到39~40℃,伴頭痛、咽痛、楊梅舌、食欲減退、全身不適、惡心、嘔吐。嬰兒可有譫妄和驚厥,咽紅腫,扁桃體上可見點狀或片狀分泌物。軟腭充血水腫,并可有米粒大的紅色斑疹或出血點,即黏膜內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現。
-
猩紅熱的癥狀猩紅熱的概述猩紅熱的發熱期可持續高熱,體溫可達39度,多為稽留熱型,并伴有頭疼,全身不適及食欲不振等一般中毒癥狀,自然病程一周左右。繼而轉為出疹期,此期全身中毒癥狀比較明顯,未經抗菌治療的病例,平均一周左右退熱,可進入恢復期,此期表現為咽部疼痛,吞咽時疼痛加劇,體檢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并覆蓋有
-
猩紅熱的癥狀猩紅熱的癥狀通常有咽痛、發熱、嘔吐、皮疹、神志不清等,為了防止疾病嚴重危害生命健康,需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干預。1、咽痛: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如果患病,細菌會侵襲咽部的組織,導致咽部發炎,出現咽痛的癥狀。2、發熱:病原菌進入機體后,會產生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