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可以通過抽血化驗、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方式進行檢查。治療肝臟疾病可以進行抗病毒治療,保肝治療,手術治療。
1、抽血化驗:包括肝功能、乙肝、丙肝病毒抗體檢測、血常規、肝功、生化、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腫瘤標志物,從而分析肝臟功能狀況。
2、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CT、核磁共振、肝動脈造影檢查。首先可以做肝臟彩超,因彩超可以顯示肝臟的大小、有無腫塊、結石等,并且價格便宜。另外,若患者彩超結果無法確診,如肝惡性腫瘤,則需要進一步行肝臟CT檢查,甚至肝臟磁共振檢查。
3、病理學檢查:主要針對于診斷困難,考慮存在惡性病變的患者。這也是病變確診的金標準。
治療:
1、病毒性肝炎需結合病毒復制情況及肝功能損傷程度行抗病毒、保肝等綜合治療。
2、肝囊腫、肝血管瘤、肝內膽管結石等疾病,一般不會引起癥狀,無需特殊處理。
3、肝膿腫患者則需要抗炎、保肝以及穿刺引流等綜合治療。
4、肝癌患者需要保肝、肝臟介入治療、射頻消融術、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