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是會引起脾陽虛的,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依存,脾的運化功能有賴于腎陽的溫煦,如果腎虛導致腎陽不足,則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就會導致脾陽不足,即脾陽虛,患者可能會出現肢體寒冷、腰膝酸軟等癥狀,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積極進行治療。
在治療方面就需要脾腎雙補,可以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有固精補腎丸,其組方中既含有肉蓯蓉、菟絲子等多味歸腎經、溫腎補腎的中藥,也含有山藥等作用于脾臟的藥物,所以既能補腎也能補脾,固養結合,長期服用脾陽虛和腎陽虛的情況會有所改善。
除了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外在日常飲食、起居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在患病期間,患者在飲食方面要保證營養,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生硬等難以消化,以及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多吃山藥、小米、白扁豆等健脾和核桃仁、黑芝麻等補腎的食物;同時生活中還要控制好性生活頻次,以免腎精過多的轉化為生殖之精,加重病情;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心情愉悅和精神舒暢等,對病情的恢復都是有好處的。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