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子的癥狀一般是發紅、腫脹、疼痛的小結節。治療措施一般是局部用藥、口服藥物、物理治療等。
1、局部用藥:
癤子通常是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襲了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引起了急性化膿性病變。癤子多發于皮膚裸露部位以及摩擦處,比如頭面部、背部、臀部等。發病時會引起局部發紅、腫脹伴隨著灼熱、疼痛等,會形成圓形或類圓形的小結節,然后逐漸腫大,冒出黃白色的膿頭,在擠出膿液后可消退痊愈。發病時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局部用藥治療,比如魚石脂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2、口服藥物:
如果皮損較大或者反復發作,局部治療無效還伴隨著蜂窩織炎,可以遵醫囑口服藥物治療,比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
3、物理治療:
另外患者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遠紅外線治療、超短波照射治療、半導體激光等物理方法治療。
除上述常用的方法外,還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開排膿治療等,建議出現了身體不適,及時到醫院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