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耐藥是指艾滋病病毒(HIV)對治療藥物的敏感性降低,導致藥物療效減弱或失效。其癥狀表現為病毒學和患者主觀感受兩方面反應。病毒學上,盡管按時服藥,病毒載量未能有效降低,甚至反彈;患者角度,可能導致原有癥狀如發熱、乏力、淋巴結腫大等持續存在或加重。
1、病毒載量不降反升:在抗病毒治療期間,若HIV耐藥,患者的病毒載量可能不會下降,甚至會上升。
2、原有癥狀加重:HIV耐藥后,由于病毒未被有效抑制,患者原有癥狀可能加重,如持續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
3、機會性感染風險增加:隨著病毒載量上升,患者免疫系統進一步受損,增加機會性感染風險,如肺炎、結核等。
4、需要更換治療方案:確認HIV耐藥后,通常要更換治療方案,采用新的抗病毒藥物組合應對耐藥毒株。
5、密切監測病毒載量和CD4+T細胞計數:調整治療方案后,需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毒載量和CD4+T細胞計數,評估新方案療效和患者免疫狀況。
常用HIV抗病毒藥物有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齊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奈韋拉平、依非韋倫等)及蛋白酶抑制劑(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等),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藥物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