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在臨床中是指注射,注射退燒針通常4~6小時可以吃退燒藥,患者使用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方可用藥,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退燒針一般通過肌肉注射給藥的方式降低體溫,主要是在上臂或臀部肌肉發達的地方注射,退燒針可以使藥物盡快進入體循環系統,起效較快。而退燒藥主要是通過口服的方式使機體對藥物進行吸收,一般經過胃腸道吸收。
注射退燒針后,不可以在短時間內重復吃退燒藥,因為藥效的發揮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注射退燒針后,在短時間內重復吃退燒藥,則可能會誘發或加重藥物的不良反應,使患者體溫下降過快,容易使患者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休克,因此建議患者在注射退燒針4~6小時以后再吃退燒藥,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發熱期間,患者應多喝水,每日飲水量應控制在2000~2500毫升,可以通過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式降低體溫,還應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吃油膩、辛辣、寒涼的食物,比如肥肉、辣椒、冰糕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