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的典型臨床分期是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等。
1、發熱期:
流行性出血熱主要是漢坦病毒屬的各種病毒引起,分為5期。首先是發熱期,少部分患者疾病是以低熱為主,然后胃腸道不是以及呼吸道感染前驅癥狀開始,多數患者突然會出現發熱,體溫在39℃到40℃,大約需要發熱3天到7天,少部分患者可達10天以上。
2、低血壓休克期:
通常會發生在患病的4天到6天,在發熱末期或者是退熱時,會出現血壓下降,由于組織血流灌注不良,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腎衰竭等疾病的發生。
3、少尿期:
一般即低血壓,休克期而出現,臨床表現為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尿毒癥等,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肺水腫。
除以上幾點外,同時還包括多尿期、恢復期的分期,通常無其他分期。流行性出血熱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利巴韋林顆粒、更昔洛韋膠囊、鹽酸伐昔洛韋分散片等藥物治療,當病情加重時需要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