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在臨床上指的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播。
如果環境衛生條件比較惡劣,患者的糞便中會排出甲型肝炎病毒,容易導致食物或者水被病毒污染。如果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喝了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水,就容易導致本病發生。甲型肝炎病毒在進入人體之后,會通過血液系統進入到人體的肝細胞,使肝細胞受到破壞,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引起患者的肝功能受損。
在患病早期,患者通常會出現疲乏無力、不思飲食、小便顏色加深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鞏膜以及皮膚會出現發黃的情況,若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會引起膽囊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并發癥。患者可以遵囑服用復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谷胱甘肽片等保肝的藥物治療。
患者在恢復期間應注意個人的衛生,飯前和便后都要洗手,避免與他人共用牙刷、毛巾等私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