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受到真菌感染后,可以引起外耳道、中耳等部位出現病變,一般可以遵醫囑使用水楊酸酒精抑菌液、硼酸酒精滴耳液、氟康唑滴耳液、硼酸冰片滴耳液、鹽酸環丙沙星滴耳等,建議患病后遵醫囑用藥。
1、水楊酸酒精抑菌液:
水楊酸酒精抑菌液的主要成分為乙醇、水楊酸。對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滴入時要將耳廓向后上方拉,容易使藥物到達患病部位。
2、硼酸酒精滴耳液:
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膚真菌等有抑制作用,本品只可外用,避免內服。
3、氟康唑滴耳液:
氟康唑滴耳液的主要成分是氟康唑,是一種廣譜的抗真菌藥,它能破壞真菌活性,從而起到殺滅真菌的作用。在使用該藥物時需要將頭偏向健側的耳朵,然后緩慢將本品滴入患側耳朵。
4、硼酸冰片滴耳液: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硼酸、冰片。其中硼酸為弱防腐藥,對細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冰片有鎮痛作用。本品可以用于耳內消炎止痛,對耳內流黃水等癥狀有較好的改善。
5、鹽酸環丙沙星滴耳液:
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適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等。使用本品時若藥溫過低,可能會引起眩暈。因此,使用溫度應接近體溫。用藥治療疾病期間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建議患者平時注意耳朵部位衛生清潔,在洗澡或者游泳時,如果耳道進水,需要及時擦干,以免滋生病菌,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