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熄風的中藥主要有羚羊角、山羊角、石決明、天麻、鉤藤、蚯蚓、白蒺藜等。
平肝熄風藥,適用于肝陽上亢、頭目眩暈,以及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等癥。臨床使用平肝熄風藥的時候,應根據辯證施治的原則給予不同的配伍。如因熱引起的,與清熱瀉火藥同用;因風痰引起的,與化痰藥同用;因陰虛引起的,與滋陰藥同用;因血虛引起的,與養血藥同用。
根據藥物作用的不同,平肝熄風藥主要分為平肝潛陽藥和熄風止痙藥兩類。平肝潛陽藥。主要用于肝陰不足,陰不維陽、肝陽亢逆于上所致的頭暈頭痛、耳鳴耳聾、煩躁不安,以及驚悸癲狂等癥。常用藥有石決明、珍珠母、牡蠣、代赭石、山羊角、紫貝齒、刺蒺藜、羅布麻、決明子、穭豆衣等。熄風止痙藥。主治溫熱病的高熱神昏、驚風抽搐、熱極生風,或肝血不足、筋失濡養、虛風內動,或風陽夾痰、風痰上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癲癇驚狂,或口眼歪斜的面癱中風,或風毒內襲、外風引動內風的角弓反張、攣急抽搐的破傷風癥,以及中風后遺癥的半身不遂等證。常用藥有羚羊角、鉤藤、天麻、珍珠、玳瑁、全蝎、蜈蚣、白僵蠶、地龍、馬寶、蛇蛻、壁虎等。此外,部分藥物兼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障睛、視物不清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