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絕經后一般不會發生。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出現在子宮腔及宮體肌層以外的部位,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絕大多數位于盆腔臟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宮骶韌帶最常見。主要表現為逐漸加重的繼發性痛經。子宮內膜在雌激素、孕激素調控下周期性變化,定期脫落排出體外,子宮內膜長到子宮體外,則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由于絕經后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不能引起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可能會出現子宮內膜的萎縮,所以一般不會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所以患者絕經后一般不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屬于良性病變,但具有惡性腫瘤的轉移和種植能力,且易復發,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如有發現需積極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