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菟絲子、鹿茸、肉蓯蓉等中藥補腎,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按照正確的用法用量使用。
1、菟絲子:
此中藥味甘,性溫,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和脾經(jīng),具有補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安胎、止瀉的功效,可以治療腎陽虛所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遺尿、尿頻等,也可以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目暗不明,對治療胎動不安也有很好的療效。
2、鹿茸:
味甘、咸,性溫,歸肝經(jīng)和腎經(jīng),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也有強筋骨、托瘡毒的功效,主要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也可以治療婦女沖任虛寒,崩漏帶下,還可以治療陰疽瘡腫內(nèi)陷不起、瘡瘍久潰不斂等。
3、肉蓯蓉:
味甘、咸,性溫,歸腎經(jīng)和大腸經(jīng)。具有補腎助陽的功效,可以治療腎陽虧虛、精血不足、腰膝酸痛、宮冷不育等。也可以治療腸燥津枯便秘。
除此以外,還有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狗脊等中藥。如果出現(xiàn)身體不適的癥狀,應該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