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性腎病一般是指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有明顯腎臟損害的一種免疫性疾病。
狼瘡性腎病一般是由于慢性病毒感染、遺傳、激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機體免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多系統損害的自身免疫缺陷,從而造成體內的免疫復合物沉積,這些免疫復合物一般沉積在腎小球毛細血管的上皮細胞和系膜細胞上,致使上皮細胞原有的合成富含陰電荷屏障的功能被損害。這種功能被損害后,血液中帶有陰電荷的蛋白質就因上皮細胞的屏障功能被損壞,而無阻攔的跑到尿液當中,并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嚴重時可出現腎功能受損。
狼瘡性腎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間斷發熱、顴部紅斑、多個關節腫痛、蛋白尿、血尿等,一般需要抗炎、抗凝治療,臨床中常用的抗炎藥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地尼分散片等;常用的抗凝藥物有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對于狼瘡性腎病的患者來說,一般建議患者遵醫囑用藥,不可私自用藥,以免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