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虛腎陰陽虛一般指肝腎陰虛、腎陽虛,一般肝腎陰虛的癥狀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咽干等;腎陽虛的癥狀一般為小便清長、精神萎靡、腰膝酸軟而痛等。
1、肝腎陰虛:
指由于肝腎陰液虧虛,虛熱內擾,所引起的一種虛熱證候,一般與久病勞傷,先天稟賦不足等原因有關,患者患病后,由于肝陰不能濡養腰膝,使腰膝失養,可引起腰膝酸軟;在五行中肝屬木,腎屬水,若肝腎陰虛可導致水不涵木,肝陽上擾,則頭暈目眩;陰虛失潤,虛熱內熾,則口燥咽干。此時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大補陰丸、左歸丸、杞菊地黃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2、腎陽虛:
是由于腎陽虛衰,溫煦失職,氣化失權所表現的一類虛寒證候,多由素體陽虛,年老腎虧,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腎主水,腎陽對水液有氣化蒸騰作用,若腎陽不足,蒸騰氣化無力,則出現小便清長等表現;患者腎陽虧虛,陽氣無力振奮,可引起陽氣不足,導致精神萎靡;同時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腰府及骨骼可引起腰膝酸軟而痛。
除了上述癥狀外,還可能有其他癥狀,如肝腎陰虛可見脅部隱痛、失眠多夢等,腎陽虛可見畏寒肢冷、記憶力減退、嗜睡等,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針對性處理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