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輕微的表現有疼痛和腫脹。
疼痛程度與受傷部位的神經分布、創傷輕重、組織毀損程度及炎癥反應強弱等因素有關,在活動時疼痛加劇,制動后可減輕或消失。一般在受到創傷后的兩到三天可緩解,若疼痛持續或加重,并伴有體溫升高,應考慮并發感染的可能。創傷處會出現腫脹,是因局部出血或組織滲出導致,腫脹嚴重時會阻礙血液循環,可能會導致肢體顏色溫度和感覺異常。
在受到創傷后可以采取局部冷敷的措施,這樣能夠減少組織液的滲出和水腫。在創傷的創面處,要避免太陽暴曬,以減少色素沉著,增加美觀性。若是創傷處出現出血破裂,則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應處理,如規律換藥,局部清創縫合等。在飲食方面應注意,要清淡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另外,在創傷后應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