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十二項檢查的項目主要有:
1、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總蛋白正常值60到80克每升,白蛋白40到55克每升,球蛋白20到30克每升,白球比例1.5到2.5。慢性肝炎肝硬化時常出現白蛋白偏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
2、總膽固醇及膽固醇值可了解肝病是脂質代謝障礙情況,阻塞性黃疸總膽固醇可增高,脂肪肝時也可增加如嚴重肝臟損害,總膽固醇和膽固醇值均可下降。
3、谷丙轉氨酶是診斷肝細胞實質損害的主要項目,其高低往往與病情輕重相平行。
4、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位于細胞漿,谷草轉氨酶位于線粒體,谷草轉氨酶升高的意義在于,診斷肝炎方面與谷丙轉氨酶相似,在一般情況下谷草轉氨酶升高幅度不及谷丙轉氨酶。
5、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肝病時出現黃疸,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間接膽紅素明顯升高提示為梗阻性黃疸。
6、堿性磷酸酶,由三種以上同工酶組成的肝臟型,長型及胚胎型,還有一部分來自骨骼。
7.谷氨酰轉移酶,健康人血清中谷氨酰轉移酶水平低主要來自肝臟,少許由腎,胰,小腸產生,谷氨酰轉移酶在反映肝細胞壞死損害方面不及堿性磷酸酶。
8、甘膽酸,甘打算當肝細胞受損或膽汁淤滯食,血液中甘膽酸含量較明顯增高,反映肝細胞的損害比臨床上常用的谷丙轉氨酶更敏感,早期發現輕度肝損害。
9.鐵蛋白,在肝內合成并儲存,肝細胞炎癥反應可使鐵蛋白合成增加,肝細胞變性壞死可使鐵蛋白釋放入血,鐵蛋白上升程度與肝細胞受損輕重呈平行關系,缺鐵性貧血可明顯降低。
10、前白蛋白對早期發現重癥肝炎慢性肝損害有一定意義。
11、轉鐵蛋白是肝臟合成的一種糖蛋白,主要功能是運轉鐵,急性肝炎時,轉鐵蛋白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則可降低。
12、總膽汁酸是排泄的主要有基因離子,其代謝情況主要受肝臟控制,當肝功能損害升高往往比膽紅素更早而且明顯,因此敏感的反映肝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