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白細胞一般不會低,但缺鐵性貧血易引起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下降。
缺鐵性貧血患者之所以會出現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下降,是因為缺鐵導致其合成不足。導致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比較多,嬰幼兒、妊娠期婦女、青少年等群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而體內鐵滿足不了機體需要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平時從食物中攝取鐵不足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常見于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和偏食的青少年。慢性腸炎、克羅恩病等胃腸道疾病可導致鐵吸收障礙,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某些疾病會導致鐵丟失過多,久而久之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常見于消化道腫瘤、胃十二指腸潰瘍、痔瘡等消化道失血性疾病。
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缺鐵性貧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此外,補充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措施,患者可以口服鐵劑,如右旋糖酐鐵分散片、琥珀酸亞鐵噗、葡萄糖酸亞鐵片等。如果口服鐵劑不能耐受,可以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建議日常生活中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血、鴨血、櫻桃、火龍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