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膿腫主要分肝膿腫早期、膿腫期、吸收愈合期,三個時期的影像學表現主要有超聲檢查、CT檢查、磁共振檢查等方面。
一、超聲檢查:
肝膿腫早期:肝膿腫早期的患者一般起病較急,會出現寒戰、高熱等癥狀。通過超聲可發現病變區出現不均勻低回聲,并由中心向外回聲逐漸增強,周圍有較強回聲暈,邊緣清楚,病變可單發或多發粟粒性肝膿腫,肝臟普遍增大,輪廓不規整,有結節狀,此期酷似肝占位病變和彌漫性肝實質性改變,需要做好超聲動態觀察。
膿腫期:膿腫期患者體溫可高達39-40℃,熱型為弛張熱,并且伴有大量出汗、脈率增快等嚴重感染表現。肝區疼痛呈持續性鈍痛或脹痛,亦可出現右肩放射痛或胸痛等,甚至部分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及短期內出現重病消耗面容。超聲檢查出現典型的無回聲區,后方回聲增強,邊緣整齊亦可不規整。
吸收愈合期:患者進入吸收愈合期,病情好轉,超聲顯像會發現膿腔內液體逐漸清晰,邊緣可見由膿腔壁向腔內生長的新生肝組織,顯示為清晰均勻的低回聲,膿腔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
二、CT檢查:
平掃CT時主要表現為以下特征:膿腔為單發或多發的低密度區,圓形或者橢圓形早期病變,邊界多數不清晰,后期邊界逐漸變得清晰,膿腫壁層稍高于膿腔,但低于正常肝組織的環形帶,部分的病灶還可以見氣體或液平;增強CT主要是表現為膿腫壁呈規則環形強化,輪廓光滑,厚度均勻,出現典型的雙環癥,即環形強化膿腫壁以及周圍的水腫帶,有時候內部可見分隔狀、蜂窩狀強化。另外膿腔早期的內部液化還未形成時平掃和增強,掃描時肝膿腫表現為腫瘤樣的軟組織腫塊。
三、核磁共振檢查:
在磁共振圖像上特異的表現是膿腫壞死腔的表觀彌散系數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