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供血不足通常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心腦供血動脈狹窄、閉塞,或者頸椎病等其他因素壓迫血管,影響心臟至腦部的血液循環,從而造成心臟和腦組織供血減少。具體表現有頭暈、記憶力減退、胸悶等癥狀。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首先要查明導致心腦供血不足的原因。當動脈粥樣硬化累及心腦血管時,造成心血管和腦血管出現嚴重的狹窄甚至是閉塞,患者出現頭暈、頭痛、胸悶、胸痛等癥狀。部分患者因椎間盤退變導致椎間隙狹窄,出現脊髓、血管神經的壓迫表現,表現為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此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有助于抗血小板聚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的現象。部分患者需要聯合服用調脂藥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如患者存在明顯的胸悶、心痛,還可以結合服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美托洛爾等藥物,能夠更好的改善心臟血管的供血不足。必要時要進行心腦血管的動脈造影檢查,有嚴重的狹窄甚至閉塞病變,就要進行支架植入手術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