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發燒一會冷一會熱,需要定期的測量體溫變化,多喝水補充水份,并進行物理降溫,用溫水或酒精擦拭身體,可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可以擦拭腋窩、腹股溝等離體內的大血管位置近的位置,散熱效果好。如果體溫高于38.5℃,需服用一些退燒藥物來控制,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藥物。同時患者如果出現了反復的高熱,建議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血常規和一些炎癥標志物、病原學檢查來進行明確,積極的治療原發病,才可以盡快的治愈。
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會通過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保持恒定,如果出現致熱源,比如病毒、細菌等,體溫調節中樞會使體溫有所波動。人體為達到新的調定點,會通過骨骼肌、血管的收縮產生過多的熱量,從而發燒。此過程皮膚血管收縮會引起怕冷,骨骼肌急聚收縮會引起寒戰。體溫上升的階段,病人會有怕冷、打哆嗦、寒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