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可以通過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針灸治療、口服藥物等方式改善,用藥期間應注意不可以擅自增減藥量,否則有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
1、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氣虛的發病原因可能與身體素質差有關,也有可能與過度勞累、久病等有關。患病以后可能會引起氣短、乏力等癥狀,有些患者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頭暈目眩、自汗等癥狀,當出現以上癥狀時,應注意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加強生活管理,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還需要注意避免吸煙飲酒,避免吃辣椒、冰激凌等刺激生冷的食物。
2、針灸治療:通過針灸治療也能夠比較有效的改善癥狀,患者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通過針灸郄門、內關、神門等穴位,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癥狀。
3、口服藥物:為了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柏子養心丸、補肺丸、參芪口服液等藥物治療。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方式以外,也可以通過推拿、拔罐、刮痧等方式進行輔助治療,對于改善癥狀有一定的作用。在通過以上方式治療時,需要注意做好局部保暖,避免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