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這種病損是由于口腔中細菌利用糖作用于牙齒,導致牙釉質脫礦形成齲洞。如果發現有齲齒的癥狀,應及早到口腔科就診,接受治療。
齲齒的病變過程通常包括三個階段:淺齲、中齲和深齲。在淺齲階段,牙齒表面開始出現脫礦和變色現象。中齲階段,牙齒出現明顯的齲洞,牙齒質地變得脆弱。深齲階段,齲洞深入到牙本質深層,接近牙髓或已經影響到牙髓。
如果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未經治療的齲洞是不會自行愈合的,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口腔中存在著各種細菌,有些細菌會黏附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這些細菌通過代謝糖類產生酸,對牙齒造成腐蝕,日積月累從而形成齲洞。食物致齲細菌尤其喜歡糖類,他們通過代謝糖類產生酸,使口腔唾液及牙面菌斑的pH值下降,導致牙釉質脫礦形成齲。其中最主要的是蔗糖。
預防和治療齲齒的關鍵在于保持口腔衛生和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通過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和使用含氟牙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預防齲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