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右勒下斜徑是指肝臟右肋下斜徑,約10.1cm小于肝臟正常值,表示可能出現肝臟縮小,即肝萎縮。
肝臟右肋下斜徑正常值一般為12cm-14cm,是肝膽彩超檢查評估肝臟大小、診斷肝臟疾病的指標之一。肝萎縮是指發育正常的肝臟出現體積縮小,同時伴隨肝臟的包膜增厚、邊緣變銳、質較堅實,甚至肝臟體積和重量減半的情況。
引起肝萎縮的疾病有很多,可能是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疾病,因為持續的肝細胞壞死、肝臟纖維組織增生,誘發肝萎縮。或者可能是肝臟組織局部受壓,如外傷導致的淤血、膿腫、囊腫等,誘發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或者受壓肝組織功能障礙,出現肝萎縮的情況。還可能是肝內膽管結石引起的小膽管堵塞,出現膽汁淤積、肝細胞破壞,從而導致肝萎縮。
因此,患者出現肝萎縮時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查明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