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粘液即大便有黏液,大便有黏液一般是由于飲食因素、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原因引起的。
1、飲食因素:
如患者進食大量的油膩食物,油膩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消化過程中部分脂肪未被消化會隨著大便排出,從而出現大便上有黏液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患者可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癥狀可緩解,一般無需治療。
2、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病變多位于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病變可累及大腸黏膜和黏膜下層,導致局部分泌異常的黏液或引起出血,還可導致腸道的功能障礙,進而可導致腹瀉、便中帶血和黏液,常伴有陣發性結腸痙攣性疼痛,里急后重,排便后可獲緩解。可通過使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復方谷氨酰胺顆粒、甲潑尼龍等藥物進行治療,嚴重者可通過手術治療。
3、直腸癌:
直腸癌一般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腫瘤,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會導致腸道功能障礙,出現異常分泌物等,可出現下腹部疼痛,同時伴有血便、大便有黏液、便意頻繁、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前肛門下墜感、里急后重等。一般可通過靶向藥物治療,如貝伐珠單抗注射液、西妥昔單抗注射液等。嚴重者可通過手術治療,由于直腸癌位置低,深入盆腔,一般情況下手術不易徹底,復發率高,所以術后應及時配合放射治療,減少復發率。
除以上常見原因,患者還可能是由于細菌性痢疾等原因引起,患者一定要積極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