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康復訓練,在傷后一到兩周內,此時患肢腫脹、疼痛,骨折斷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此期鍛煉的目的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利于消腫和穩定骨折。康復的主要形式是患肢的肌肉的等長收縮,這一期是除了骨折上下關節不活動以外,身體的其他部分都應該進行康復訓練。
二、中期康復訓練,指受傷兩周至骨折的臨床愈合這一階段,患肢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減輕,骨折斷端有部分的骨質相連。此期除了繼續做患肢的肌肉收縮以外,可以在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漸恢復骨折上下關節的活動。
三、恢復期康復訓練,此時大量骨性骨痂已經形成,X線上顯示骨折線模糊,骨折有一定的支撐力,此期的目的就是恢復關節的關節活動,增強肌肉的力量,關節訓練主要是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