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臨床上指發熱,小孩偶爾發熱,對身體通常沒有好處,如果發熱后體溫較高,還需要及時配合醫生治療。
發熱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其原因考慮是機體受到病原體感染所引起。在病原體的刺激下會使體溫調節中樞紊亂,體內還會釋放致熱源誘發,體溫持續性升高。發熱屬于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后說明患有疾病,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如果持續性發熱,還有可能會對大腦的神經造成刺激,容易誘發高熱驚厥、休克等癥狀,不利于小孩的身體健康,所以小孩出現發熱癥狀后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小孩發熱后體溫在37.2-38.5℃,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改善,使用溫毛巾對手心、腳心、腋下等身體各部位進行擦拭,也可以使用退熱貼進行改善。如果小孩發熱體溫高于38.5℃,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治療期間還應多飲水,清淡飲食,及時觀察小孩的身體情況,如果用藥后病情沒有得到改善,還應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