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
1、 患者平臥于硬板床或地上(若為彈簧床,背后墊硬板)
判斷:
1、 意識判斷:①拍患者雙肩;②分別對雙耳呼叫,呼叫聲響亮有效。
2、 呼吸、心跳的判斷:
通過眼看、面感、耳聽,三步驟來完成。眼看:胸部有無起伏;面部:有無氣流流出;耳聽:有無呼吸音。無反應表示呼吸停止;判斷患者頸動脈搏動: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觸及患者氣管正中部(相當于喉結的部位),向同側下方滑動2-3厘米,至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同時進行,時間5-10秒)
3、 急呼助手協助搶救;讓助手準備簡易呼吸器和面罩;助手在患者頭頂,將簡易呼吸器連接面罩。同時術者給患者解開上衣,松解褲帶。
4、 心臟按壓:以右手食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上滑移至兩側肋弓交點處,即胸骨下切跡,然后將食指和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的上方,將另一手的掌根緊挨食指放在患者胸骨上,掌根的位置正好放在胸骨的中線上,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手背上,使手指翹起脫離胸壁,也可采用兩手手指交叉抬手指。
搶救者雙肘關節伸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下壓深度至少5cm,以至少100次/分鐘的速度按壓30次,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按壓至最低點處,應有一明顯的停頓,不能沖擊式的猛壓或跳躍式按壓,放松時注意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要確保胸廓充分回彈。按壓到最后5次時要報數。
5、助手給患者去枕、開放氣道(壓額抬頦方法)、清理口腔分泌物。一手以“EC”手法(拇指和示指按壓面罩,其余三指提起下頜)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規律捏放呼吸囊,吹氣兩次,每次持續1秒,吹氣量以見到胸部起伏為宜(注意觀察胸廓起伏)。
6、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30:2的比例進行,操作5個周期。(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束)愛傷觀念。
7、再次判斷頸動脈搏動及呼吸5-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