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手術后,住院期間康復訓練怎么做?
膝關節置換手術后,什么時候開始進行康復訓練?
一般膝關節置換手術后6小時麻醉失效,患者腿部的知覺恢復,這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康復訓練了。
住院期間,康復訓練分為這幾步:
1.麻醉失效、患者腿部知覺恢復后,開始做腳部背伸鍛煉。這個運動可以使腿部的肌肉得到鍛煉,同時加速腿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手術后消腫和恢復。
2.術后第一天拔掉引流管,開始做被動屈膝練習。被動屈膝練習分為兩種,一種是CPM機器輔助患者運動,另一種是醫生用手輔助患者做膝關節屈膝練習。很多患者在手術后有很強的心理障礙,認為自己膝蓋不能動了,被動屈膝練習就是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讓身體知道怎樣去調配肌肉做運動,之后患者才能做主動的屈膝練習。
3.一旦患者克服了心理障礙,就要開始做主動的屈膝練習。患者坐在床邊,抬起小腿再放下,算是一次屈膝,第一天鍛煉,我的患者大多數可以做到屈膝50°~60°;以后每天增加5°~10°,到第3天就可以練到90°,并開始扶著助步器適當行走;到術后第5~6天,屈膝可以到120°。對于絕大多數的患者,屈膝120°可以滿足日常生活的絕大多數動作,比如坐馬桶等。所以手術后住院5~6天,患者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主動屈膝練習
開始做主動屈膝練習后,也要開始做直腿抬高練習:患者躺在床上將整條腿抬起來。這個動作可以增加患者日后走路的力量。
直腿抬高練習
屈膝鍛煉、直腿抬高每天要做多少次?開始鍛煉第一天的運動量是40次屈膝,40次直腿抬高,都是上午、下午各20次;之后每天增加5~10次,第三天開始運動量是50~60次;最后到出院時,不少患者可以做到一天100次屈膝,100次直腿抬高。由于傷口和肌肉還未完全修復,鍛煉的時候會有一些疼痛,練得太晚容易影響患者晚上休息,所以下午鍛煉完,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