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生上皮的組織學類型:Barrett食管化生上皮有如下三種組織學類型。胃底型:與胃底上皮相似,可見主細胞和壁細胞(圖8);賁門型:與賁門腺相似,有胃小凹和黏液腺,無主細胞和壁細胞(圖9);腸化型:為化生腸型黏膜,表面有微絨毛和隱窩,杯狀細胞是特征性細胞(圖10)。
(2)Barrett食管異型增生:從組織學類型上Barrett食管異型增生可以分為腺瘤樣異型增生(adenomatous dysplasia)和小凹型異型增生(foveolar dysplasia, non adenomatous dysplasia)兩種主要類型。腺瘤樣異型增生的形態學特點與結直腸腺瘤的異型增生一致,增生細胞形成腺管或絨毛狀結構,被覆高柱狀細胞,細胞核復層、深染,細胞質紅染。腺腔緣銳利,可見杯狀細胞和潘氏細胞;免疫組織化學具有腸型上皮的特點,MUC2、CDX-2和Villin呈陽性表達。而小凹型異型增生的細胞呈立方或柱狀,細胞質透明或嗜酸性,細胞核圓形或卵圓形,部分細胞可見核仁;腺體趨向于比腺瘤樣異型增生更小,關系更緊密,腺腔緣不太清楚,無杯狀細胞和潘氏細胞。免疫組織化學MUC2、CDX-2和Villin均為陰性表達,而MUC5AC多為陽性表達。從病變程度上Barrett食管異型增生可分為低級別異型增生和高級別異型增生,其分級方法按胃腸道黏膜異型增生的分級進行[按WHO消化系統腫瘤分類異型增生(dysplasia)和上皮內瘤變(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可以作為同義詞應用,本文采用異型增生]。
(3)活檢取材:參照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Barrett食管診治共識建議的四象限活檢法。
(4)食管腸上皮化生與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鑒別:Barrett食管有時需要與賁門部位胃黏膜腸上皮化生鑒別,從形態學特點角度,Barrett食管比較特異的變化有腸上皮化生腺體隱窩上被覆鱗狀上皮(圖11),腸上皮化生區域發現食管腺或腺體導管,黏液性的賁門型腺體表層出現杯狀細胞而形成的腸和胃賁門型嵌合性腺體。另外,腺體排列紊亂或萎縮、多層上皮現象(圖12)、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及彌漫性腸上皮化生超過活檢組織面積一半以上均有助于Barrett食管的診斷。
Barrett食管病理診斷方法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得了barrett食管怎么辦Barrett食管,也叫巴雷特食管。巴雷特食管會引起患者很大的擔憂,因為一查這個詞條,就說巴雷特食管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所以患者會非常擔心。但是要正確理解巴雷特食管,因為任何疾病都有分輕、中、重,有不同的類型。有些巴雷特食管,需要非常地去注意。有些巴雷特食管我們理解好以后,就不用那么擔心。中國的巴雷特食管,一般來講,都是短段的巴雷特食管,或者輕微的巴雷特食管。它的癌變幾率是非常非常低的,甚至有些巴雷特食管它沒有經過確診。如果被診斷了巴雷特食管,我們要注意這幾點:第一,巴雷特食管是不是確診了,是不是通過活檢確診,它是腸上皮化生。如果不是腸上皮化生,它的癌變率極低。第二,如果是有腸上皮化生,還要看看它其他的一些指標,就是看巴雷特食管的面積,是不是局灶性的、是不是沒有超過一厘米。如果是超過一厘米,或者超過三個厘米的長度,可能是有意義的,是需要去監測和有可能需要把它切除掉,這塊黏膜給它切除掉。但如果是一厘米以下的局灶性的、很小的,基本上也沒有什么意義,這是看面積。第三,還要看它的病理,病理如果僅僅是腸上皮化生,沒有說它有不典型增生,也不用太擔心,它的癌變率也非常非常低。如果有輕度不典型增生,或者重度不典型增生,是需要長期的隨訪。甚至需要通過內鏡的方法,把這一塊黏膜切除掉,讓它長出好的黏膜,這是巴雷特食管的注意點。如果不嚴重,其實來講,它并沒有那么大的危害,患者也不用那么擔心。超過一厘米和三個厘米的巴雷特食管,需要一年或者兩年做一次胃鏡去監測它。如果把它切除掉,讓它長出好的黏膜了,那就是正常的情況,不用太去理會它了。03:10
-
食管癌的鑒別診斷方法有哪些對于食管癌的診斷,首先根據病人有沒有癥狀,一般來講都有所謂的吞咽困難、消瘦。到消瘦的時候,實際上可能就比較明顯了,那么到醫院檢查,一般我們往往建議,第一個就是造影,先做一下造影,因為畢竟造影它不痛苦,比做胃鏡的痛苦性要小一些。如果發現食道有問題了,我們可能做胃鏡取病理,看看是什么原因。那么第二點比較準確的,就是胃鏡下檢查,胃鏡下檢查就是看一看,它到底食道黏膜有沒有問題,這是第二個問題。第三就是看一看,我們要鑒別什么,到底它是屬于功能性的,就是炎癥性的食管問題,比如說我們叫胃食管反流病,它實際上就是有反流癥狀,食管不舒服,胸骨后不適。但是實際上來講,它沒有食管的病變,只是一個癥狀。第二種實際上就是看看有沒有食管炎,在胃鏡下表現出有炎癥,有充血水腫甚至有糜爛,甚至有淺潰瘍,但是還沒發生到食管癌。那么第三種,是在胃鏡下看明顯的增生、潰瘍、有癌變。那么對于上述的檢查,相對來講的話就是比較常用,再有就是我們可能要做CT,做CT的目的實際上就是看看它,比如說有占位,它侵犯的這種深度,和周圍有沒有淋巴結轉移,這個主要是為以后的手術做準備。01:58
-
什么是Barrett食管?提到Barrett食管,大多數患者都會談虎色變,心理負擔加重,會頻繁出現在門診就診,首先要明確是否能診斷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是指胃食管連接處,近端的食管鱗狀上皮部分被化生的柱狀上皮代替,病理確診非常重要。其臨床表現可能為燒心,反流,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難等,確診的Barrett食管只有腸上皮化生的長段,Barrett食管才是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險,所以,一旦確診Barrett食管,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減輕胃食管反流的程度。語音時長 01:34”
-
什么是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指的就是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所覆蓋,barrett食管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胸骨后的灼燒感,還有胸痛,反胃或者是反酸,如果出現了并發癥,通常就是會出現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狹窄,潰瘍,穿孔,出血以及吸入性肺炎。一定要進行積極的治療,治療通常是應用奧美拉唑或者是雷尼替丁進行治療,同時在飲食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以及過涼過硬的食物,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情況請按藥品說明或到正規醫院按醫囑用藥。語音時長 1:10”
-
什么是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的復層鱗狀上皮被胃黏膜的單層柱狀上皮所代替。這種粘膜的病變一般位于食管下段在齒狀線的上方。Barrett食管的出現和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的關系,而且還和食管腺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和正常人群相比食管腺癌的發生率要高30~50倍。
-
barrett食管能治療嗎barrett食管是可以通過內科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的。內科藥物治療,包括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促胃動力藥物,保護胃黏膜制劑等達到治療效果。如果barrett食管合并了嚴重的癥狀性反流或者嚴重的食管狹窄,還可以選擇外科胃底折疊術或者食管切除術等治療方案。
-
barrett食管什么意思Barrett食管的意思是食管下段黏膜的正常組織,被類似于胃腸道等部位內表面的組織所替代,屬于一種病理表現,出現該情況后需要及時就醫。Barrett食管的發病原因還沒有完全明確,考慮和胃食管反流病、遺傳、年齡增長有一定的關系。食管在受到損害后恢復的過程中,其他細胞可能會代替原本食管的正常細胞,使食管
-
病理診斷需要多久病理診斷報告需要5個工作日出來。標本送到病理科之后首先要核對患者的標本、個人信息是否正確,核對完之后進行取材,取材的第1步要進行大體觀察及描述,然后再對病變部位進行取材。取完材之后要進行脫水,脫水需要過夜,脫完水之后第2天早上需要包埋、浸蠟、切片、制片、染色等步驟做成病理切片,供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