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血管藥物
①抗心絞痛的藥物:如硝酸異山梨酯、β-受體阻滯劑等,若隨意中斷,易導致心絞痛發作,甚者引起心肌梗塞。
●例如,阿替洛爾的臨床效應與血藥濃度可不完全平行,劑量調節以臨床效應為準。停藥過程至少 3 天,常可達 2 周,如有撤藥癥狀,如心絞痛發作,則暫時再給藥,待穩定后漸停用。
②降壓藥:突然停用降壓藥可樂安、甲基多巴,會造成血壓在短期內重新上升,甚至超過治療前,出現頭痛、頭暈、眩暈、嘔吐、視力模糊等高血壓危象,嚴重者可導致腦出血死亡。
③抗心律失常藥:驟停抗心律失常藥奎尼丁、利卡多因,可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誘發心房纖顫。
2、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長期應用強的松、地塞米松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會使病人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皮質激素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如果突然停藥,可出現兩種病理情況:
①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大多數病人停藥后,在感染、創傷、手術等誘因下,可突然出現頭昏、惡心、嘔吐、休克及低血糖昏迷等癥狀。
②皮質激素停藥綜合征。停用皮質激素后還可發生以下三種情況:
● 停藥過于突然:體內的皮質激素濃度突然下降,臨床可表現腓腸肌及股部等肌肉疼痛,且可伴有肌肉僵硬現象;膝及踝部等關節疼痛;全身無力;情緒消沉;發熱、惡心、嘔吐等。
● 停藥復發:有些反復發作的皮膚病,如慢性濕疹、系統性紅斑狼瘡,由于多次使用皮質激素(包括外用制劑)來緩解癥狀,結果逐漸產生習慣性。主觀上感覺激素效果好,停藥后就產生不適感或恐懼,甚至認為疾病的復發與停藥有關。
● 反跳現象:使用激素治療后,癥狀可完全控制或緩解,突然停藥或減量,即見原發病復發或者惡化,還會產生腎上腺皮質危象,主要表現為厭食、惡心、嘔吐、乏力、疲倦等,甚至發生休克、死亡,這稱為反跳現象。反跳現象多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濕疹等。
3、抗癲癇藥
若驟然停藥,會導致癲癇頻頻發作,甚至出現癲癇持續狀態。在用藥過程中如改用其他新藥,原用藥也不可驟停,要與新藥同時服用一段時間后再逐步減量,待到病情完全控制后,方可完全停藥。
●例如,丙戊酸鈉如果突然停藥,出現伴有缺氧和生命威脅的癲癇持續狀態的可能性很大。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癲癇藥物的病人,用丙戊酸鈉緩釋片要逐漸進行,在2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其它治療逐漸減少至停用。如需加用其它抗癲癇藥物,應逐漸加入。
4、鎮靜安眠藥物
長期服用安定、安寧、去甲羥安定、舒樂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寧、水合氯醛等藥物,如驟然停藥,就會出現焦慮、興奮、震顫、肌肉抽搐、頭痛、胃腸功能失調、厭食、感知過敏、癲癇發作等癥狀。
5、抗精神病藥
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服用氯丙嗪期間,盡管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發作,但如果突然停藥,則會出現精神分裂癥現象的急劇惡化。因此,氯丙嗪治療精神分裂癥,應在癥狀好轉后逐漸減量,并在一段時間內應用維持量(每日50~100毫克),以鞏固療效,預防復發。
6、抗抑郁藥物
長期服用抗抑郁藥,如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喜普妙等,突然停藥后,就會出現惡心、嘔吐、眩暈、頭痛、肌肉痛、焦慮等癥狀。抑郁癥是一種有復發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療不充分,復發次數增多,不僅會增加治療的難度,而且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費用。
7、降血糖藥物
如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就立即停用降血糖藥物,可使血糖濃度急劇上升,使病情惡化。特別是平時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治療顯效后如果突然停用胰島素,可發生酮癥酸中毒,乃至昏迷。
8、抗生素以及抗結核類藥物
許多細菌感染病人用抗生素后,發燒、乏力等感染癥狀迅速消失,實際上細菌尚未徹底清除。這時,如果病人以為藥到病除而擅自停藥,結果會導致病情反復、惡化及細菌耐藥性產生。
至于各類抗結核藥物,目前采取短程督促強用藥9個月,甚至在癥狀消失后還要繼續服用,以防復發。如果停藥過早,不僅復發,且會轉為晚期結核和全性播散性結核,給徹底治療帶來困難。
9、抗乙肝藥物
當慢性乙肝病人停止抗乙肝治療后,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等,已經發現有重度急性肝炎發作的報道。對那些停止抗乙肝治療的病人的肝功能情況應從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等方面嚴密監察,并且至少隨訪數月。如必要,可重新恢復抗乙肝病毒的治療
例如,拉米夫定(賀普丁)世界上第一個口服核苷類抗乙肝病毒藥(HBV)。服藥期間HBV被強力地抑制了,病情當然也會大大好轉,但是突然停藥,HBV立即就被”解放”了,可能很快造成肝損傷,甚至比原來還要加重,病人的癥狀又出現了,這就叫”拉米夫定停藥后肝炎”。與此同時,病人的轉氨酶會上升,可能達到正常上限的3~10倍;出現黃疸,膽紅素超過正常值2倍;乙肝病毒DNA由陰轉陽,嚴重者還可能發生肝衰竭乃至死亡。
10、口服長效避孕藥
這類藥物也不可突然停藥,要想停藥時,應在月經周期第5日起服短效避孕藥,連續3個月,作為停用長效避孕藥的過渡。
服藥后3~4小時內如果出現嘔吐,則相當于漏服,應立刻按照所服藥品說明書上的要求來補救。
10類藥物不能驟停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如何防止心臟驟停心臟驟停通俗意義上來講就是心臟停止跳動,人處于昏迷狀態;導致心臟驟停大部分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等,還有就是壓力大、藥物、缺氧、交通事故、其他疾病等所致。針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控制好基礎疾病就能有效防止心臟驟停,治療目標以控制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的對癥治療。除了使用西藥治療外,還應給予補氣養血、活血化瘀、滋補肝腎的中成藥,如益安寧丸整體調理,起到活心血、補心氣、養心力的作用,改善心肌缺血癥狀。針對藥物、缺氧、交通事故等導致急性心臟驟停,要給予心臟復蘇術及時搶救,及時給予電除顫、異丙腎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藥、電解質等補充血容量藥來維持正常體內血液循環,呼吸困難及時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等對癥治療。急性心臟驟停救醒的幾率要遠遠大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導致慢性心臟驟停,預后要盡量臥床休息,情緒上不要大起大落,飲食上多吃清淡、半流質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2:14
-
吃他汀類藥物不能吃這種水果越來越多的人被診斷為高血脂癥,開始口服他汀類藥物,比如:舒降之辛伐他汀片、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鈣片、可定瑞舒伐他汀鈣片、來適可氟伐他汀鈉膠囊等非常多的品種和廠家。這類藥物服用時一定不能和西柚和其他的一些柚子類的水果同服,柚子里含的呋喃香豆素可以使他汀類藥物的血壓濃度提高好幾倍,可以出現藥物血藥濃度過高導致中毒的癥狀。大家服用這類藥物時需要警惕。01:03
-
高血壓的五類藥物現在高血壓,一般都是通過選擇降壓藥物來進行治療。目前來說,并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能夠完全治愈高血壓。降壓藥物的選擇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目前的降壓藥物可以歸納為五大類。指的是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2受體阻滯劑。建議除了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以外,飲食方面也要做到低脂、低鹽、清淡飲食,控制體重,適當的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語音時長 1:15”
-
呼吸心跳驟停呼吸心跳暫停的原理是比較復雜的,常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迷走神經過度興奮。第二,嚴重的缺氧。比如大出血、麻醉、意外,此時除缺氧引起的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外,心肌處于無氧狀態,局部發生酸中毒鉀離子釋放,結果導致心自律性傳導性受抑制,最后發生停搏。還有就是電解質紊亂,心肌細胞功能與細胞膜內外離子濃度變化密切相關,不論是高血鉀還是低血鉀,嚴重時均可導致心跳停止或者是心室的前顫,還有其他的像比如電極室,電流通過心臟引起心室顫動和心肌變性壞死、斷裂,從而心跳驟停。語音時長 1:15”
-
怎么預防心臟驟停病情分析:在生活中如果發現心臟有問題要及早的進行治療,不要耽心臟的病情,因為心臟疾病的發生就會導致心臟驟停。對于患有急性的心肌梗死病人,應給予24小時的密切看護,避免發生心臟驟停的情況。意見建議:當患者出現心臟驟停時,一定要采取及時的治療。否則三分鐘以上就會導致不可逆轉的腦細胞壞死,五分鐘可達到腦死亡狀態。在平時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緒起伏過大。
-
怎樣判斷心臟驟停病情分析:判斷心跳驟停需要先判斷神志和呼吸判斷一致,要大聲呼喚且用手拍打患者,觀察其是否有反應,同時可以用眼睛觀察胸廓胸脯是否出現起伏,判斷患者的呼吸情況。意見建議:心臟驟停為突然發生的,發作前往往沒有征兆,表現為心臟射血突然停止。建議當心臟驟停發生時,要立即進行心臟按壓等操作,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
洛爾類藥物屬于哪類洛爾類藥物屬于β受體阻滯劑,患者需要遵醫囑用藥。洛爾類藥物包括鹽酸普萘洛爾片、阿替洛爾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富馬酸比索洛爾片等,屬于臨床常用的一種降壓藥物,并且歸為β受體阻滯劑,臨床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用藥以后能夠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但是不會妨礙正常的生理性血管擴張,在治療高血壓時還
-
洛爾類藥物屬于哪類洛爾類藥物在醫學領域有著重要地位。當人們面臨心血管疾病等困擾時,它可能成為一種關鍵的治療選擇。但很多人對其所屬類別并不清楚。了解洛爾類藥物的分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它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和意義。洛爾類藥物的分類洛爾類藥物,是β受體阻滯劑的一種。這類藥物通過精準地阻斷心臟、血管及支氣管上的β受體,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