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結腸息肉是指有隆起狀的病變從腸黏膜的表面突出向腸腔內。發病主要與年齡、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病毒感染以及先天性的異常相關。年齡越大發生息肉的可能性就越大,對于父母患有息肉的患者,可能在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中的一個有缺陷,因此當另一個病變時,就出現了息肉改變。飲食中不注意各類營養物質的均衡,高脂類、缺乏纖維素的食物使結腸息肉更易發生。也有一部分息肉與腸道內的病毒感染有關,還有在胚胎期受到影響,也會增加腸息肉的發病率。
息肉的病理分型:
息肉按照病理分型分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和其他。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炎性息肉包括黏膜炎性增生、血吸蟲卵性息肉和良性淋巴樣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病、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征。還有極少見的化生性息肉,黏膜肥大贅生物等。
治療:
由于結腸息肉的病變特點不一,可單發,可多發,且位置不定,可發生于腸道的任意位置。因此在電子結腸鏡下切除為首選方法,且結腸癌的發病中存在由癌前病變轉變成癌的途徑,因此在切除了息肉之后還需要做病理,看病變處細胞的分化如何,再判斷是否需要追加腸切除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