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潰瘍上腹部疼痛節律通常是胃潰瘍導致的,胃潰瘍典型癥狀為上腹部、胸骨、劍突后疼痛、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伴反酸、食欲缺乏,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后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后再復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并發癥作為首發癥狀。胃潰瘍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幽門梗阻甚至癌變。
對癥用藥建議:
胃潰瘍患者需要遵醫囑通過使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比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法莫替丁、尼扎替丁、氫氧化鋁、碳酸氫鈉,通常可以改善患者因胃潰瘍出現的不適癥狀。
飲食注意:
胃潰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定時進餐,建議患者早、中、晚每天進食3餐,兩餐之間盡量不吃零食,晚餐不宜過飽。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飯前洗手,餐具不與其他人混用,餐具及時消毒。進餐時保持心情愉快。日常生活中注意攝入新鮮食物,控制糖攝入量,以免過多的糖引起胃酸分泌過高。食用隔夜飯菜時需加熱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