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臟冠狀動脈持續性、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臨床上多出現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放射到左肩部。臥床休息后或者舌下含服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心肌酶活性增高、心肌細胞損傷標記物增高以及進行性的心電圖變化,比如ST-T段和T波的異常。常常可危及生命,可能并發心律失常、嚴重時出現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臨床表現
概述:
臨床表現:
多于清晨出現胸骨前心前區壓榨性或者灼燒感的疼痛,可放射到左肩部。少數的患者會出現上腹部的疼痛。伴隨著煩躁不安,恐懼,胸悶出汗或者瀕死感。
伴隨發熱,白細胞增多,心跳加快,紅細胞血沉加快。
發病時常伴隨著上腹部脹痛,惡心嘔吐。
大多數的病人于起病后1天內出現各種各樣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的心律失常最常見。室顫是入院前最常見的死因,室上性心律失常需要多加注意。
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急性左心衰,出現呼吸困難,缺氧,咳嗽等,嚴重者可出現肺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隨后出現水腫等右心衰竭的表現。
低血壓和休克。
注意事項:
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休息,戒煙限酒,避免情緒激動,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作,做好預防,一旦出現發病的情況,及時撥打120送往醫院。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腦梗死臨床表現腦梗死的臨床表現跟他損害的位置是有關的。如果腦梗死損害到海馬,然后病人會出現記憶力的下降,如果病人損害到頂葉,會出現計算力、理解力、認知功能的障礙。還有一些病人如果損害到語言中樞,病人會出現言語不利,失語如果病人損害到基低節區,病人會出現肢體功能的障礙,一般是對側的肢體偏癱,還有中樞性的面舌癱,口角歪斜,伸舌向一側偏癱。如果病人影響到大腦前動脈,病人會出現小便的失禁,大便難以控制,和對側的下肢癱瘓為重。如果病人影響到枕葉病人表現為失明和視物模糊等。01:21
-
心肌梗死的預防長時間缺血導致的心肌細胞死亡,稱作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都會引起心肌梗死。清淡低鹽飲食、避免熬夜、戒煙、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等,能夠預防心肌梗死。對于有冠心病的患者,應該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治療,使用他汀藥物來調整低密度膽固醇,穩定冠狀動脈的斑塊,使用β阻滯劑來減少心肌耗氧量,使用降壓藥來控制患者的高血壓,這些都是預防心肌梗死的關鍵。心梗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配合中成藥益安寧丸來聯合治療,對治療心臟相關疾病,改善心臟功能都有一定效果。調養五臟,提高免疫力,調理身體機能,起到活心血、補心氣、養心力的作用,患者康復后還需要繼續服藥一段時間穩定病情。心梗患者,要定期復診,每年體檢,要堅持服用藥物,飲食上應以清淡低鹽為主,生活規律,避免熬夜和強度運動,并遵醫囑堅持服用藥物。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咨詢醫師或者藥師。01:54
-
心肌梗死臨床表現?心肌梗死典型臨床表現:1.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2.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誤診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少數患者表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易誤診。4.神志障礙,可見于高齡患者。5.全身癥狀難以形容的不適、發熱6.胃腸道癥狀,表現惡心、嘔吐、腹脹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見。7.心律失常,常見于75%~95%患者,發生在起病的1~2周內,以24小時內多見,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心率減慢、房室傳導阻滯。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幾小時內易發生,也可在發病數日后發生,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癥狀。9.低血壓,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劇烈疼痛、惡心、嘔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壓,大面積心肌梗死,梗死面積大于40%時心排血量急劇減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煩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減少(20ml/h)等癥狀。語音時長 2:21”
-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表現急性心肌梗死會有以下臨床表現:第一、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癥狀,多發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誘因多不明顯,且常發生于安靜狀態,程度較重,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或更長,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患者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有瀕死感。第二、全身癥狀有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壞死物質被吸收所引起,在疼痛發生后24到48小時后出現。第三、胃腸道癥狀,疼痛劇烈時伴有頻繁的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和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有關。語音時長 1:25”
-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臨床表現病情分析:癥狀表現是不一樣的,有些患者的癥狀不是非常的明顯,有些會出現與上腹部的疼痛或者是神志障礙,以及全身的一些癥狀有發熱的現象。甚至是胃腸道方面的一些癥狀,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這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的進行相關的檢查。意見建議:檢查之后確診了,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對癥治療的方法,藥物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的方法。
-
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有什么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少數患者表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嚴重的話會有神志障礙,心律失常和衰竭,建議最好及早手術治療。
-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表現急性心肌梗死的大多數患者是在起病前數日至數周又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等前驅癥狀。疼痛是患者最早,最突出的癥狀,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現為突然發作的胸骨后難以忍受的壓榨樣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似,但是疼痛的程度要比心絞痛嚴重,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小時甚至數天,有時候會放射至咽喉,下頜
-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心肌梗死臨床表現,與梗死的面積、大小、部位、冠狀動脈側支循環情況密切相關,他的先兆有,50%到80%的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癥狀,其中以新發心絞痛和原有心絞痛加重最為突出。心絞痛發作較以往頻繁,程度較劇烈,持續較久,硝酸甘油療效差,誘發因素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