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桿菌病是布魯桿菌病的簡稱,又名波狀熱,是由布魯桿菌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發熱、多汗、關節痛、睪丸炎、肝脾腫大和易復發等。
布魯氏桿菌病
概述:
流行病學:
1、傳染源:是患病的牛、羊、豬等動物。人傳人雖有可能,但極少見。本病的病原體主要存在于患病動物的陰道分泌物、皮毛、臟器、胎盤、羊水、胚胎、乳汁和尿液中,通過乳汁排菌時間較長,可達數月甚至數年。
2、傳播途徑:人接觸患布氏桿菌病病畜、死畜、流產胎畜和其皮毛,和食用病畜的乳、肉以及飲用被病畜污染的水源水時,布氏桿菌經消化道及眼結合膜侵入人體。其中接觸傳播與消化道傳播最多見。
3、人群的易感性:人對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獲得較強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多發生于牧區,及牧民、獸醫、飼養員、屠宰工人、皮毛加工工人、檢驗人員等多見。
治療及預防:
治療:急性期以控制感染為主,慢性期用抗生素和特異性脫敏的綜合療法。
預防:發現病畜應及時隔離,急性期病人應隔離至癥狀消失,血和尿培養布氏桿菌陰性為止。加強糞和水源管理。不吃未煮熟的肉與乳。對畜群進行人工免疫是杜絕本病傳播的關鍵。
凡有可能感染本病的人員均應進行預防接種,凡是獸醫、接羔人員、皮毛加工工人、屠宰人員、和檢驗人員等工作時均應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工作后洗凈雙手,消毒工具和地面。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布病有什么癥狀布病就是布魯菌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長期發熱,有的甚至有高熱、寒戰,還有肌肉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是最常見的臨床的癥狀。在病房經常見到因為家里養羊導致發熱來就診的,經過檢查就是布病,所以布病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不能因為發熱考慮不到動物的因素而導致漏診。其實布病治療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確診之后用臨床一線藥物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有骨頭損傷,有的時候需要手術處理。01:24
-
布病能治好嗎布病的全稱是布魯氏菌病,臨床的治療的療效很好,一般一個療程就會取得很好的療效,一個療程6周,必要情況可以重復2~3個療程。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由動物,尤其是羊傳染,家里養羊或接觸過羊的皮毛、排泄物等,都有可能被傳染布病。主要癥狀是發熱,尤其長期的發熱,主要是高熱,但也有低熱,高熱比較多見,一般布病發熱一段時間后體溫就會降下來,但過一段時間就又會發熱,是間斷性的,所以自認為恢復了,其實并沒有恢復,是疾病的狀態。感染時間長后就會導致骨質的破壞,尤其是腰椎的損傷,就要到骨科處理,進行手術。01:52
-
布魯氏桿菌病布魯氏桿菌病,又稱之為布魯菌病,又稱之為波狀熱、地中海熱,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會被感染,沒有年齡、性別的差異,可以通過直接或者是間接接觸被感染的動物,或者是跟其有關的一些制品而傳播。人感染布魯氏菌病,通常表現為急性發熱性的疾病,可持續并進展為有嚴重并發癥的一些慢性失能性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發熱。波狀熱是比較典型的,發熱數天至一周后,體溫逐漸退至正常,間歇數天至兩周后,又會出現再次發熱和消退。癥狀方面的就是典型的發熱,有一些還會有肝脾淋巴結的腫大。語音時長 01:12”
-
什么是布魯氏桿菌布魯氏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不運動細菌,無莢膜,觸酶、氧化酶陽性,它能夠在細胞內寄生,存活于多種家畜體內。常見的布魯氏桿菌有羊型布魯氏桿菌,牛型布魯氏桿菌,豬布魯氏桿菌,狗布魯氏桿菌,林鼠布魯氏桿菌,綿羊布魯氏桿菌等,其中可以引起人類疾病的布魯氏桿菌有羊、牛、豬、狗布魯氏桿菌。布魯氏桿菌在細菌溫和的條件下,能夠在皮毛、水中和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數周甚至數月。布魯氏桿菌對高溫、高濕、光照條件的耐受性不強,在100℃的干燥條件下,7到9分鐘即可被殺滅。在80°C的濕熱條件下殺菌時間60分鐘左右即可被殺滅,陽光照射布魯氏桿菌最長也活不過4個小時。因此給予84消毒法和超高溫滅菌法,可以殺滅牛奶中所有的布魯氏桿菌,不會導致人體飲牛奶后感染。語音時長 01:46”
-
什么是布魯氏桿菌病情分析:布魯氏桿菌是一種球桿狀的革蘭陰性菌,一般來講可以經過皮膚黏膜接觸傳染,消化道傳染以及呼吸道傳染,人群普遍易感,較為高危的人群主要是獸醫、屠宰場工人、畜牧者。意見建議:對于感染布魯氏桿菌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營養,同時要結合對癥支持治療,首選的治療藥物有利福平和多西環素。對于神經系統受累的患者,可以選用四環素聯合鏈霉素。
-
布魯氏桿菌病的癥狀有哪些病情分析:布魯氏桿菌病是由于布魯氏桿菌感染引起的,羊為布魯氏桿菌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桿菌病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急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出現乏力、低熱、多汗、關節炎、睪丸炎。慢性感染的患者,以多汗、頭痛、肌肉疼痛以及關節痛為主要表現,患者還會出現腹瀉、便秘等胃腸道癥狀。意見建議:明確為布魯氏桿菌的感染的患者,需要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另外需要注意休息,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積極對癥治療。
-
布氏桿菌病傳染嗎布氏桿菌病臨床上指布魯氏菌病,布魯氏菌病傳染,患病后應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布魯氏菌病是一種常見的動物源性傳染病,牧區高發,是由布魯氏菌所引起的疾病,人類通常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排泄物,或攝入患病動物制成的食品而患病。布魯氏菌病可通過消化道傳播、呼吸道傳播、皮膚及黏膜接觸傳播,所以布魯氏菌病傳染。患病
-
布氏桿菌病如何治療1.一般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多飲水,進易消化飲食,保證熱量。必要時給予解熱鎮痛劑及鎮靜劑。2.病原治療,抗菌藥物主要用于急性期及慢性復發的病人.常用藥物如下:鏈霉素與四環素聯合、復方新諾明與鏈霉素聯合。3.慢性期的治療,宜病原治療與特異性脫敏療法相結合。病原治療同上。特異性脫敏療法有:菌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