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消化道出血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病情輕的患者可以沒有癥狀,癥狀重的患者會出現便血、嘔血等,引起休克。因此必須引起重視。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是因為生活習慣的改變引起,如大量飲酒、暴飲暴食等,此外還有消化性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基礎疾病也是常見誘因,本病如果大量出血,會危及生命。目前治療本病的首要措施是抗休克,積極補液,具體如下。
對癥用藥建議:
1、一般治療:一旦出血立即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的順暢,避免嘔血引起誤吸,適當的進行吸氧,嚴禁進食食物。
2、補充血容量:急性大量出血時,應遵醫囑馬上開2組以上靜脈通道,及時靜脈輸液,維持血容量,首先輸注平衡液或者葡萄糖鹽水,甚至是白蛋白、血漿等膠體擴充劑。
3、藥物止血措施:然后遵醫囑使用奧曲肽、生長抑素、特利加壓素以及垂體加壓素等藥物。需注意其用藥適應癥以及禁忌癥、不良反應。
4、手術止血措施: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內鏡下止血,包括氬離子凝固止血、電凝止血、內鏡下注射液態栓塞膠,主要適用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大出血,上述操作也需要由專業醫生完成。
預后:
1、病情較輕、出血量少的患者,預后好。
2、病情重、出血量大、出現并發癥的患者,預后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