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是臨床上很常見,它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一組疾病。小兒腹瀉的主要特點是大便次數增多變稀,同時還有腹痛,嘔吐,發熱等癥狀。飲食不當,氣溫突然變化,病毒和細菌感染都可以引起小兒腹瀉。冬季的小兒腹瀉絕大多數都是病毒感染引起來的,比較常見的有輪狀病毒,星狀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等。
小兒腹瀉
概述:
對癥用藥建議: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比較多,孩子尤其是小嬰兒的食物以液體為主,食量比較大,胃腸道負擔比較重。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量都比較少,酶的活性比較低,消化功能比較差,腸道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都比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發生感染,發生腹瀉。腸道的壁比較薄,屏障功能差,腸內的毒素,消化不良的產物都可以都會黏膜進入體內,一旦發生感染,容易引起明顯的全身癥狀。六個月到兩周歲的嬰兒腹瀉的發病率比較高,它是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一旦發生腹瀉,應當積極的治療。感染癥狀比較重的,可以選擇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藥。腸黏膜保護劑,比如蒙脫石散,可以吸附腸道內的病原體和毒素。急性腹瀉的孩子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鋅口服液,有利于縮短腹瀉的病程。腹瀉嚴重的或者嘔吐比較重的,應當積極的輸液,補充水和糾正電解質的紊亂。
飲食注意:
1、可以進食的孩子可以基本上保持原來的進食習慣,但是量要減少,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暫時不要吃。
2、正在吃母乳的孩子應當繼續保持母乳喂養,減少輔食的攝入。
3、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孩子的奶瓶、玩具等,經常的清洗消毒。
4、在輪狀病毒流行的季節里,可以試著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什么是小兒腹瀉兒童腹瀉病,并不是單一的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多種病因引起的,一類型的疾病。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的增加,和大便性狀的變稀,這兩方面都可以叫腹瀉。腹瀉并不是單一的因素,它有感染性的因素,和非感染性的因素。感染性的因素,平常感染了病毒、細菌、真菌和支原體,包括寄生蟲,都可以引起腹瀉。非感染性的因素,比如吃多了消化不良,也可以引起腹瀉,比如對乳糖不耐受,也可以引起腹瀉,比如天氣變涼了。我們也由于胃腸蠕動增加,也可以出現腹瀉,天氣變熱了,體內的消化酶分泌得少了,消化功能不好,也可以引起腹瀉。根據他的病程,可以分為急性腹瀉,遷延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根據他是否有脫水的癥狀,有輕型的腹瀉和重型的腹瀉,也許輕型的腹瀉,只需要吃藥就可以,重型的腹瀉可能要去醫院。腹瀉病是兒科最常見的病,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孩子,所以一定要重視兒童腹瀉病。01:41
-
如何確診小兒腹瀉實際上小兒腹瀉病的診斷,或者說確診是非常簡單的,腹瀉病主要依靠孩子,大便次數的改變和性狀的改變,那么這二者之一,就可以診斷孩子有腹瀉病,比如說孩子大便次數有明顯的增加。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孩子每天大便,在三次以內是最為正常的,如果孩子每天大便次數明顯增加,就可以確診孩子有腹瀉病,或者孩子的大便性狀,有明顯的改變,比如說孩子有稀水便,或者有黏液膿血便等等,或者稀糊便。如果孩子大便性狀有明顯的改變,也可以確認孩子是腹瀉病。所以無論是孩子的次數增加,還是性狀改變或者二者都有變化,都可以幫助我們確診孩子有沒有腹瀉病,當然其中性狀的改變更為重要,如果孩子大便次數并沒有太增多,但是性狀有明顯的改變了,比如說孩子有非常明顯的稀水便,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診斷孩子有腹瀉病。01:16
-
小兒腹瀉生理性腹瀉小兒生理性腹瀉,一般是發生在六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一般是由于小兒時期,胃腸功能發育并不完善,給予一些超能量的食物,他的胃腸功能就不能承受,就會出現脾胃功能消弱的一些現象,比如,他本身就是乳糖缺乏者,給乳糖比較高的奶粉或者是母乳,他就可能會出現不耐受,從而出現腹瀉。但是這種情況,如果不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不影響他的食欲,一般變換他的食物,就可以改善,或者是到六個月以后添加輔食,腹瀉的癥狀就很快得到改善,一般這種情況,不需要藥物來治療,即便是有些藥物的治療,它效果可能也不會很理想,臨床上的生理現象的腹瀉,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家長也不需要著急,如果患兒沒有異常的變化,精神狀態好,不影響發育,沒有嘔吐、腹瀉,這些都是不用太著急的,通過飲食的改善就可以自愈。語音時長 1:33”
-
小兒腹瀉病因引起小兒腹瀉的病因是特別多的,小兒腹瀉常見的發病原因是因小兒飲食不規律,或者是腹部受涼,飲食不衛生所引起的,也有的小兒腹瀉是因過敏因素引起的或者是藥物因素引起的,還有的小兒腹瀉時因腸病毒,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也有的小兒腹瀉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者是空腸彎曲菌感染所引起的。小兒腹瀉是指小兒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改變,比如出現蛋花樣便,或者是水樣便。小兒出現了腹瀉,還需要到公立醫院兒科、小兒消化內科掛號就診,查明原因再針對性的治療,沒有明確原因之前,家長不要隨便給小兒亂用抗生素,避免亂用止瀉藥。語音時長 01:11”
-
秋季小兒腹瀉小兒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年齡以6個月---3歲最多見。秋季腹瀉的病原體有輪狀病毒、ECHO病毒、柯薩奇病毒,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秋季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
-
小兒腹瀉可以用小兒腹瀉貼嗎病情分析:小孩腹瀉貼主要是治療小兒腹瀉輕型的患者,它主要是通過局部穴位的貼敷,能夠通過透皮吸收以及經絡的調節來調節胃腸功能。對于小兒腹瀉患者嚴重時可服用思密達和金雙歧桿菌來進行調理。有些患者也可以通過腹部按摩來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意見建議:小兒腹瀉患者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嚴格控制飲食,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注意腹部保暖,多吃一些米湯、稀粥、面條等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
小兒腹瀉癥狀小兒腹瀉時排便的次數和大便的形狀和平時不一樣,一般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每天的排便次數是一至二次,一般嬰兒時期大便就基本成型,如果健康出現異常,比如大便變稀,變成黏液狀或者排便次數明顯增減,就認為出現了腹瀉。導致小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細菌感染和病毒引起的腸炎都能導致小兒腹瀉;還有就是孩子消化不好引起
-
秋季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的患兒常常是因為病毒感染,經過兩三天的潛伏期之后,突然開始發病,癥狀也比較典型;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治療。這種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和膿血,腹瀉次數超過5~10次/日。其中大多數伴有發燒,體溫為37.9至39.5°C。一部分患者會患有早期呼吸道癥狀。其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