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性皮炎在醫學中稱為脂溢性皮炎,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皮膚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多見于成人和新生兒,好發于頭面、軀干等皮脂腺豐富區。
在成人和新生兒中發生,典型的皮膚病變是深黃色、紅色斑塊或邊緣清晰的斑丘疹;淺表油膩鱗片或絨面革,對稱分布;皮膚病變發生在皮脂腺分布豐富的部位,如頭面部有皺紋;更多的是在年輕人中,皮疹經常發生在皮脂腺較多的區域,如頭皮、面(眉毛邊緣)、腋下、上胸部和背部,皮疹是黃色紅斑或粉紅色斑點,大小不同,邊界明顯,邊緣不整齊,臨床分類為鱗片狀和絨面革。在前者中,皮疹表面有油膩的鱗屑,梳理頭發時會出現大量鱗屑;后者,皮疹表面有油膩的鱗屑,變厚形成絨面革。由于瘙癢,粉碎后會發生侵蝕性滲出。頭部區域出現皮疹,有時脫發和眉毛脫落。患有嬰兒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在出生后3-4周內更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