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形結石是指輸尿管結石,其填充全部或部分腎盂。它們通常由磷酸鎂銨或碳酸鈣磷灰石組成。這些結石通常被稱為“感染結石”,因為它們與尿素分裂生物的尿路感染密切相關。胱氨酸結石雖然不常見,但也可能發展成鹿角形結石。使用經皮腎鏡的適應癥:
PNL成功的關鍵是腎造瘺管的放置,通過準確的造瘺管使得腎鏡準確的位置進入以完全去除石塊。腎造口術管道可以在入院前的血管造影套件中作為門診手術放置。經皮造瘺完成后,經皮腎鏡大致操作如下: 1.在將患者轉向俯臥位后,通過視頻引導下的18號針頭進入腎臟采集系統。2.用球囊擴張器將管道擴張至32F后,將30F工作導管置于腎臟收集系統中。
3.配合超聲波,鈥激光、或者啟動分散裝置擊碎結石 ,然后結石通過使用特制抓鉗剛性提取。4.成功取出石塊后,標準是將10F雙J導管留在腎盂中作為腎造瘺管,在輸尿管下方放置5F導管。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PNL成為一種主要的除石技術。該程序允許去除大量石塊。通過對柔性和剛性腎鏡的改進以及通過腎鏡進行的激光或氣動碎石術,該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改進。技術進步和醫生經驗的逐步增多改進了腎結石經皮入路的顯著改進。由于腎造瘺管球囊擴張器的發展,改進的抓取器械以及使用改進的碎石和去除方法,因此發病率和成本顯著降低。盡管經常需要重復手術,但鹿角形結石通常最好由PNL治療。
以下是PNL的一些無可爭議的優勢:如果可以訪問石頭,幾乎總是可以移除它。直接檢查收集系統可以識別和清除小碎片。可以重復檢查,因為管道可以無限期地保持打開狀態。流程相對較快,成功或失敗立即顯現,可以立刻地觀察到治療的效果。
住院時間通常為一至三天,大多數患者在一周后恢復輕度活動。雖然進行PNL的專業知識越來越廣泛,但患有完整或復雜結石的患者最好由專業的專家治療。
并發癥:對于較大的結石,手術并發癥更常見。與那些結石為2至3厘米的患者相比,結石為4至6厘米的患者需要更長的手術時間和更長的住院時間,并且更有可能發生術后發熱,并因為出血較多而需要輸血治療。PNL后也可能發生傳染性并發癥
建議將經皮腎鏡取石術(PNL)用做鹿角形結石患者的第一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