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門排出體外。排出的血可呈鮮紅色、暗紅色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糞便顏色改變,需經隱(潛)血試驗才能確定,稱為隱血,臨床上查大便常規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發現隱血患者。出血方式有:大便時或排便后肛門滴血、噴血、大便表面帶血、便后手紙被血沾染等,有時血與大便、膿及黏液混合在一起。但最常見的是大便帶血或便后滴血,血量可多可少。 便血的顏色首先取決于出血部位的高低。食管、胃、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以及肝臟、膽道、胰腺出血時所排出的多為褐色或柏油樣便。小腸、結腸、直腸、肛管等下消化道出血時排出的多為暗紅色或鮮紅色血便。然而血便的顏色還與出血量和排出速度有關。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伴腸蠕動增強時,可排出鮮紅色血便而不是黑色,而小腸出血,如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也可排出柏油樣黑便。 便血最常見的原因有: 痔瘡 民間素有“十人九痔”的說法,尤其老年男性患痔瘡更為常見。無痛性間歇性的便后鮮血是內痔早期的常見癥狀,因糞便擦破痔黏膜,出現大便時滴血或便紙上帶血,少數呈噴射狀出血,可自行停止。 大腸息肉 其便血與痔瘡類似,多為間歇性且出血量較少。大腸息肉有癌變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可忽視。 肛裂 也可排鮮血便,排便時常在糞便表面或便紙上見到少量血跡,或滴鮮血,但肛裂多有典型的表現即肛門周圍疼痛、便秘和出血,且疼痛較劇烈,并有周期性。 大腸癌 在世界范圍內,大腸癌是位居第4 位的惡性腫瘤。2002 年全球大腸癌共發生約100 萬例,死亡53 萬例。近20 年來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2004 年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腸癌的發病率已上升至消化道腫瘤的第2 位或第3 位。據統計70% 以上的大腸癌患者有便血,表現為大便帶暗紅色血,或黏液性膿血便,或血與大便混合。成年人如出現便血,并伴有下腹墜脹或貧血和消瘦者應警惕大腸癌。據有關資料分析,我國大腸癌半數以上位于直腸,直腸長度約15 厘米左右,而65% ~75% 的直腸癌發生在下2/3 部位,一般做簡單的“肛門指檢”就可及時發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直腸癌可能與痔瘡同時存在,所以,對于便血要有足夠的重視,為了及時發現結腸和直腸癌須進行“肛門指檢”,必要時進行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全結腸檢查。然而可惜的是,目前因直腸癌大便帶血而沒被及時確診延誤半年者達50% ,延誤3 個月者達70% ,只有不到10% 的患者得到及時確診治療。直腸癌分早、中、晚3 期,經過治療的早期患者5 年生存率可達90% ~100% ,中期可達4 0 % ~6 0 % ,晚期只能在20% 以下。因此,直腸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常常引起慢性腹瀉,每日大便2 ~4 次或更多,呈黏液性膿血便,并伴有腹痛和發熱。通過纖維結腸鏡可以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腸癌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 ~10 倍,且惡性程度高,因而也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此外,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液病、維生素C 和K 缺乏癥、流行性出血熱、過敏性紫癜、小兒腸套疊等也可引起便血。 總之,便血常為多種疾病的信號,包括消化系統和全身 其他系統的疾病都可以導致便血,且相當一部分便血者為大腸癌患者,對人危害極大,所以對于任何形式的便血都應及 早就醫,或許就是簡單的“一指”(肛門指診),即可明確診斷,盡早手術治療,挽救寶貴的生命。
大便帶血要當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小兒大便帶血其實孩子大便帶血,在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往往就是由于孩子在適應外界的環境中,會出現一些腹瀉或者大便干燥的情況。比如大便干燥他會導致肛門黏膜破損,然后會表現出大便表面,有一些新鮮的血液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是由于肛裂刺激引起的,一般我們沒有說特別的處理,主要是注意保持大便,讓它別干燥,然后做好黏膜的護理。如果說大便比較稀,里邊帶一些血絲樣的物質,這種往往是由于腸炎引起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觀察孩子的肚子情況,比如有沒有腹脹,孩子體溫有沒有升高。這種我們必要時,需要到醫院進行處理。如果說孩子大便較稀,甚至出現血便,甚至陳舊性血便,這個有可能是由于腸道內有病變引起的。比如最常見的是嬰幼兒腸套疊,還有一些息肉,梅克爾憩室等器質性病變,都是可以出現這種情況的。所以說早期我們還是建議,以觀察為主,一旦說持續便有血便的情況,必須引起注意。01:58
-
新生兒腹瀉引發大便帶血怎么辦有些孩子如果持續腹瀉,有可能出現大便水便分離的情況下,帶一些血絲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首先我們需要治療的就是腹瀉,如果患兒的腹瀉治愈,他的大便帶血自然就好了。但如果說還是腹瀉沒有好轉,大便持續帶血,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明確,根據具體原因采取適當的治療。包括便常規檢查,甚至病毒檢查,明確腹瀉的具體原因,然后治愈以后便血,自然而然就能夠好轉。01:09
-
大便粘液帶血如果是嬰兒出現大便有血絲粘液的現象,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炎,做大便常規的檢查,發現有白細胞、紅細胞、膿細胞,可以診斷為腸炎。需要吃一些頭孢類的抗感染,進行治療。另外,食物過敏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大便帶血粘液,比如對牛奶、雞蛋過敏,可以做食物過敏源的檢查,來確定診斷,治療主要就是避免進食引起過敏的食物。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腸套疊,也可能會出現大便帶血絲粘液,這種情況除了有大便感以外,還會有嘔吐、哭鬧的現象,可以進行腹部b超或者是空氣灌腸來幫助診斷。最后一種情況,就是腸道息肉,也可出現大便帶血絲,這種情況大便帶血的時間會比較長。在排除以上三種的情況下,就需要進行腸鏡檢查來幫助診斷。語音時長 1:33”
-
寶寶大便帶血孩子大便帶血,在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往往就是由于孩子在適應外界的環境中,會出現一些比如腹瀉或者是大便干燥的情況,比如大便干燥,它會出現就是導致肛門粘膜破損,然后會出現大便表面有一些新鮮的血液情況,這種情況下就由于肛裂刺激引起的。一般沒有說特別的處理,主要就是要注意保持大便,讓它別太干燥。然后就是做好粘膜的護理,如果大便比較稀,然后可能會里面帶有血絲樣的物質,這種往往是由于腸炎引起的。所以說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觀察孩子肚子的情況,如果浮現血絲,最好給孩子去做一個便常規確診。語音時長 1:37”
-
胃癌大便帶血嗎病情分析:一般情況下,臨床上胃癌患者的大便是帶血的。晚期胃癌患者肛門出血是需要檢查原因的,如果血液是鮮紅的,病人的病情還是可以的。如果血液是黑色的,病情就嚴重了。意見建議:建議胃癌患者在平時的生活里應調整好心態,不要過于緊張。要保持心情舒暢,積極樂觀,等發現大便帶血時也應及時的對癥治療,至少能緩解病情,延長生命。
-
大便帶血是痔瘡嗎病情分析:大便出現帶血并不一定就是痔瘡,因為除了痔瘡以外還有可見于其他的一些疾病。比如還可見于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急性腸炎,肛裂以及腸道的惡性腫瘤等。意見建議:應該及時檢查肛門直腸內徑,并且檢查血常規,如果出現有占位性病變,可以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來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
腸炎大便帶血這主要是治療腸炎,同時可以給予止血的治療,腸炎可以服用左氧氟沙星。大便帶血可以口服止血的藥物,比如云南白藥,如果效果不是很好,要盡快去醫院就診治療。要注意飲食的衛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感染性腸炎,往往都是因為飲食不衛生,吃進去了細菌、病毒,尤其在夏季的時候,有一些剩菜、剩飯可能沒有注意,在空氣中暴
-
幼兒大便帶血幼兒大便帶有血通常是下消化道出血所導致的,下消化道出血,如果小孩平時大便非常干燥,有可能是干燥的大便,劃傷直腸黏膜或者撐裂肛門,導致腸黏膜受損,或者肛裂出血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會出現大便上面附著有鮮血。另外如果寶寶有直腸息肉,這一類器質性疾病的時候,當這些息肉受到破壞,也會出現大便有鮮血的情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