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如果懷孕是葡萄胎的話,則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所謂的葡萄胎為絨毛基質微血管消失,從而導致絨毛基質積液,形成大小不等泡,形似葡萄,彌漫性滋養細胞增生,整個宮腔充滿水泡,無胎兒及胚胎組織可見。
2、部分性葡萄胎部分胎盤絨毛腫脹變性,局部滋養細胞增生,胚胎及胎兒組織可見,但胎兒多死亡,有時可見較孕齡小的活胎或畸胎,極少有足月的嬰兒誕生
3、臨床表現多為有停經史、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等。
發生原因:
1、內分泌失調:卵巢發育不全或已衰退,換而言之就是女性二十歲之前或四十歲之后易發生葡萄胎,實驗表明,懷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盤產生水泡樣變,因而普遍認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
2、孕卵缺損:自身卵子發育不好導致。
3、營養因素:由于葡萄胎發生在食米地區,顧懷疑與營養因素有關,研究發現妊娠滋養細胞腫瘤(GTT)患者血清中的葉酸活力很低,而胚胎血管形成時期葉酸缺乏,就會影響胸腺嘧啶合成,從而導致胚胎死亡及胎盤絨毛中的血管缺乏。缺乏胡蘿卜素、維生素A的孕婦常見葡萄胎。
日常檢查:
為了早期預見葡萄胎,孕婦應常做以下檢查:
1、HGG:葡萄胎因滋養細胞產生,所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較高,血清中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濃度大大高于正常妊娠時應該有的數值,以此利用這種差別可作為葡萄胎的輔助診斷。
2、流式細胞計數: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體核型為二倍體,部分性葡萄胎為三倍體。
3、超聲檢查:葡萄胎時與正常胎比較,宮腔內呈粗點狀或落雪狀圖像,無妊娠囊可見,亦無胎兒結構及胎心搏動征,只能聽到子宮血流雜音,聽不到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