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的治療方法可以根據息肉的疾病程度范圍以及發(fā)生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腸息肉的治療主要為有蒂者內鏡下可摘除和圈套蒂切除;直徑大于2cm的廣基腺瘤性息肉或有癌變,多采用腹腔鏡下或開腹腸段切除;中下段直腸的息肉可經肛或者肛門鏡下顯微手術切除,要求切除邊緣具腺瘤1cm以上。
腸息肉在臨床上可有多種表現,醫(yī)生可以根據癥狀以及病理特征進行治療。
腸息肉的主要病理特征主要有:
1、腸息肉可發(fā)生在腸道的任何部位,息肉為單個或多個,大小可自直徑數毫米到數厘米。
2、有蒂和無蒂小腸息肉的癥狀常不明顯,可表現為反復發(fā)作的腹痛和腸道出血。
3、不少病人往往因并發(fā)腸套疊等開始引起注意,或在手術中才被發(fā)現。
4、結直腸息肉多見于乙狀結腸及直腸,成人大多為腺瘤,直徑大于2cm者,約半數癌變。
5、絨毛狀腺瘤癌變的可能性較大,腸息肉約半數無臨床癥狀,當發(fā)生并發(fā)癥時才被發(fā)現,其表現為:
①腸道刺激癥狀,腹瀉和排便次數增多,繼發(fā)感染者可出現黏液膿血便。
②便血可因部位以及出血量而表現不一,高位者糞便中混有血,直腸下段者糞便外附有血。出血量多者為鮮血或血塊。
③腸梗阻及腸套疊,以盲腸息肉多見。
建議患者多吃一些優(yōu)質蛋白食品,如魚類,豆制品等。減少肥肉以及油炸食品,減少滑腸作用避免導致腹瀉。多吃一些纖維含量少以及脂肪低的食物,比如饅頭,面條等。有利于腸道的消化,以減少對腸壁的刺激作用。少食多餐,蔬菜可以做成菜汁食用,促進吸收,補充營養(yǎng)。